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勇团队在脱落酸调控西瓜种子大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4-11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 Matsum&Nakai]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西瓜种子大小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对于以种子作为食用目标的籽用西瓜品种来说,种子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油类和蛋白质等。因此,籽用西瓜品种的种子越大越好;而对于以果实作为产量器官的鲜食西瓜品种来说,为了提升食用体验,无籽或者种子越小越好。因此,种子大小是西瓜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性状。然而,目前西瓜种子大小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题为CRISPR/Cas9-mediated mutagenesis of ClBG1 decreased seed size and promoted seed germination in watermel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脱落酸(ABA)含量调控路径中的关键基因——β-葡萄糖苷酶基因(ClBG1)调控西瓜种子大小的分子机制,为解析西瓜种子大小的调控网络奠定了分子基础。

项目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了西瓜中ABA含量调控关键基因ClBG1,敲除突变体中ABA含量显著下降,种子长、宽和千粒重显著降低。进一步细胞学观察发现,与野生型西瓜相比,Clbg1敲除突变体种子细胞数目显著降低。

对野生和Clbg1敲除突变体种子发育早期的转录组数据对比分析显示,授粉后10天和18天的Clbg1敲除突变体种子中,分别有1200和1614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microtubule-based process”, “cytoskeletal protein binding”,“microtubule binding”, “tubulin binding”和 “cell cycle process”是前5名显著富集的GO路径,这表明细胞骨架和细胞循环相关的基因可能参与了西瓜种子大小的调控。同时,参与种子大小调控的相关信号路径中的同源基因表达也发生了变化。此外,由于Clbg1敲除突变体中ABA的含量下降,种子萌发势增加,萌发提前。

20210412015713_97ef48.jpg

Fig. 3: The Clbg1 mutation affected seed size by decreasing cell number.

综上所述,ClBG1通过影响ABA含量,进而影响细胞骨架、细胞循环和种子大小调控相关路径中基因的表达,最终调控了西瓜种子的大小。研究结果将为培育优质西瓜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王艳萍博士后(现工作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和王晋芳博士后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许勇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38-021-00506-1

来源:PlantBiotech 植物生物学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k2MTcyOA==&mid=2247496833&idx=3&sn=b7b206d2449af5c16f12e1dba401aa6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基因 西瓜 种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