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生物钟与吃零食、暴饮暴食及肥胖有关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1-06

图片3.png

1976年到1980年,美国成年人的肥胖比例为15%。目前,这一比例已上升至40%,并有33%的人体重超标。体重过高往往与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及如高血压发病率呈正相关,甚至老年痴呆症也可能部分归因于肥胖和缺乏运动。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学教授Ali Güler说:“在过去50的年中,美国等很多国家的饮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糖、高碳水和高热量食物成为餐桌常客。”

Güler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了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愉悦中枢和大脑中调节日节律的生物钟相关联,而能带来愉悦感的高热量食品打乱了正常的饮食规律,从而导致过量摄入。

研究人员以小鼠为研究模型,给其全天候提供高脂肪饮食,结果表明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吃零食都可能导致肥胖及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保持正常饮食和日常活动的小鼠维持着适当的体重。然而,那些随时被喂以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高热量食物的小鼠则会变得肥胖。此外,多巴胺信号被打乱的基因“敲除”小鼠,它们无法感知高脂食物带来的快感,即使有全天的高热量饲料,它们也保持了规律的饮食和正常的体型。

Güler说:“我们已经证明,大脑中的多巴胺信号控制着生理节律,使人们在两餐之间和闲暇时间消耗高能量食物。此外,若小鼠在两餐之间或正常休息时间进食高脂肪食物,过剩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最终可能导致肥胖及糖尿病。”

谈到现代人类的饮食,Güler说:“一块巧克力蛋糕或超大杯的苏打水就等于一顿饭的热量。因此人们很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进而导致体重超标。半数疾病都因肥胖而恶化,从而需要更多的医疗保健,更高的医疗保健费用。”

经过几千年的进化,狩猎时期的生存压力使人类本能地会尽可能多的摄入食物。“如今,这样的生存压力已不复存在。”Güler说,“但我们的身体仍想尽可能多地吸收能量、储存脂肪。人类现在的食物已经非常丰富,我们不必再为下一顿饭何时到来而担心。鲜美的高热量食物很容易使人摄入过量。久而久之,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损害。”

此外,在电力社会出现之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彼时,人类的活动节律与昼夜同步。而现在,我们不分昼夜地工作、玩耍、联络、吃饭,固有的生物钟已变得紊乱。

Güler说:“这种通宵达旦狂欢、随心所欲吃饭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饮食模式,影响了身体利用能量的方式。并且,这样的生活方式还会改变新陈代谢,导致肥胖,从而引起疾病。什么时候吃与吃多少同样重要,两餐之间或闲暇时间摄入的卡路里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这是导致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

科界原创  

编译:灯丝   

审稿:阿淼    

责编:雷鑫宇

期刊来源:《当代生物学》

期刊编号:0960-9822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1/uov-sfd010220.php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健康 多巴胺 生物钟 饮食 食物 肥胖的成因 G ler 高热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