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文:借鉴长江禁渔计划,保护沿海候鸟迁徙路线,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工湿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2-24

  

    会议邀请了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志愿者等专业人士,与大家一起交流工作识见、或服务于湿地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以便集中多方智慧,推动我国湿地管理真正转向科学化、生态化管理,切实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现将与会专家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专家组成员、湖北省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与生物多样性专家组成员李振文的发言分享如下: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使得长江流域整体呈现出一种人退鸟进的现象,它的成功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

    受长江十年禁渔的启发,思考在面对沿海湿地的开发与管理之间的矛盾上,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对沿海流域实施管控手段,也就是说在沿海的候鸟迁徙路线实施10年、甚至是20年禁止开发计划,来根本性地保护湿地、保护鸟类,这样的方式或许会避免许多矛盾和问题。

    李振文老师认为,长江十年禁渔,各省市做法不一、经验不一,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整体上来说是非常好的。

    建议可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在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中国区域,划定禁止开发的边界范围,为保护迁徙候鸟的栖息地而努力。

    此外,李振文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新的理论实践案例:他通过长期对藕田生物多样性的观察和研究,尤其是依赖于藕田生境生存的鸻鹬类栖息、繁衍等行为,引申出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

    李振文老师根据自身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对于像鸻鹬类一样的迁徙候鸟,人工湿地起到了很大的承载作用,它们对人工湿地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许多自然河流和湖泊。

    比如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水域其水位是不可控的,因此出现浅滩或滩涂的几率不是很高,而像藕田这类农业生产的人工湿地,它基本能维持在一定的水位以及淤泥质土的特性,同时拥有丰富的食物资源,为迁徙候鸟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在此之前,迁徙性候鸟对于进行农业生产的这一类湿地的生态价值没有特别凸现,没有很好的重视或发挥它们的潜在价值。

    除对迁徙性候鸟提供重要生境外,同时像藕田这类农业生产的人工湿地,除了其经济价值外,在生物固碳以及碳循环方面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李振文老师表示,对比此前陈克林老师讲的当前湿地管理与利用,尤其是自然保护区人工湿地保护中可能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但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全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思路,为我们打开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扇的视窗,我们不应把保护的压力完全托付给保护区或保护地,在保护区或保护地之外依然应该还有许多方案可供选择,比如藕田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提出。

    人们应当重视基于生产生活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而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特点,值得深入研究讨论和普及。

    他认为,从目前来看,在湿地的管理和利用以及科学研究方面,我国整体上仍然有一定的滞后性,亟需加强湿地科学管理和利用的技术与方法,鼓励研究人类与鸟类和谐共生的具体方法和典型案例,形成科学的技术规范,以便更好的支持和引导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保护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李振文老师呼吁大家特别关注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因为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像藕田这样一类人工湿地,在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念里面,是完全可以找到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的。

来源:中国绿发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xMzM4Mg==&mid=2649676524&idx=4&sn=2d2a68c11b98fd6861a50e428edd94d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候鸟 迁徙 湿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