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宋欣团队报导植物光合诱导研究领域新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0-09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经典”领域。

深入理解光合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可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如农作物产量提升、气候变化应对、碳中和及碳达峰等提供科学支撑和实现路径。

然而,传统的光合作用研究通常在光照强度维持不变的环境稳态下开展,这类理想化的测量环境与植物野生环境下光强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动态波动的现实不符。

有趣的是,光合速率对波动光强的响应并不是瞬时的,其往往需要经历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的光诱导过程才能达到新的稳态。

根据现有的作物模型预测,光诱导条件下光合作用缓慢爬坡的过程可导致光合效率损失及潜在农作物减产比例高达20%

因此,深入了解变动光强下光合动态过程的生理控制机制对于作物育种及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都具有现实意义。

1 光诱导过程中光合作用限制定量分析CO2从叶内细胞间隙通过扩散作用到达叶肉细胞内部Rubisco酶羧化位点的导度(阻力的倒数)称为叶肉导度(gm)。

已有的研究阐明gm是限制稳态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受限于测试方法和技术,人们对于gm在光合诱导的非稳态过程中的所扮演的角色却知之甚少。

为厘清该科学问题,深圳大学宋欣教授团队采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搭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在线测量平台,可实现光诱导情景下gm的快速半连续测量。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以模式植物拟南芥野生型和开放气孔突变体(ost1)作为测量对象,通过使用激光同位素在线测量手段量化探究光诱导过程中gm的时间动力学变化过程。

研究结果揭示gm在高光诱导下会经历与气孔导度及RuBisco羧化酶活性类似的动态上升并最终达到稳态的过程,并发现gm诱导速率与RuBisco酶的活化速率相当甚至更慢,-- 该结果意味着学界所持的“gm几乎可以瞬时达到完全诱导的主流观点可能并不正确。

通过对光诱导过程进行积分并做光合限制性分析,作者进一步发现gm在光诱导全过程对光合效率施加的相对限制可高达35%;因此,gm毫无疑问是波动光强下非稳态光合作用的重要限制因子。

鉴于上述实验结果,作者呼吁学界在未来研究中通过更多针对性的实验及生理过程建模深化对光诱导过程叶肉导度与其它生理因子动态耦合关系的认知,从而为全面深入理解非稳态环境下的光合生理调控机制补齐短板。


20211009203534_6afc68.jpg

来源:植物科学最前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Y2NDYyNQ==&mid=2247524884&idx=1&sn=ac03e4b7bac0d18a7a9986d3a695018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光合作用 学术 过程 光合速率 gm 稳态 光诱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