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基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成功举办“地球之肾 湿地‘碳’究”全国科普日科普直播活动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基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成功举办“地球之肾 湿地‘碳’究”全国科普日科普直播活动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2-11

    

    活动通过科普中国、新华网、地质出版社小黑马科学、山东教育卫视、微赞等平台面向全网直播。

    湿地专家和主持人在直播现场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其中滨海湿地物种丰富,有很高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水土保持、岸线稳定、污染物质净化、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为人类提供原材料和休息娱乐场所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本次科普直播活动围绕“滨海湿地碳循环研究支撑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题,采用现场主持人与专家进行科普访谈、期间插播科技人员在湿地野外的科普讲解视频形式开展。

    自然资源部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叶思源研究员及其团队骨干裴绍峰研究员、丁喜桂正高级工程师、赵广明副研究员做客直播间,与正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营湿地野外站开展碳循环调查工作的项目组成员一起,介绍水-土-气-生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装置和技术方法,讲解湿地生态地质科学知识,展示国内外科学家依托湿地野外站的全球湿地增温网(CROWN)开展全球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对比研究的大科学计划和科研成果,以及科技人员保护和修复湿地的科学实践。

    直播中,观众通过观看湿地团队野外工作视频,观赏了滨海湿地美丽的景色,了解了科技人员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他们在野外站开展的调查监测任务和科研过程。

    本次活动是青岛海洋所首次采用现场专家科普访谈形式开展的大型科普直播。

    活动采用提问、解答、讲解、PPT展示和野外实景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式,形式新颖活泼,内容有趣生动。

    观众们通过聆听专家的讲解,观看科普视频,明白了“碳达峰”、“碳中和”、“碳汇”等刷屏热词的内在含义。

    活动包含了海洋学、地质学、生态学、水文学、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点,让大家系统全面地认识滨海盐沼湿地的生态功能,了解科研工作者开展湿地碳循环调查研究工作的意义。

    活动还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提高了大家关心湿地、认识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观众们在后台纷纷留言,表达出自己激动的心情和励志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决心,他们对常年奋战在野外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也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活动当日吸引了全国众多的中小学生及科普爱好者,各平台总收看量达50万余人次,活动圆满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科普传播效果。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UyOTUzNg==&mid=2657602843&idx=1&sn=b3d25f7056398c49ad983a221cfd9dd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直播 湿地 活动 滨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