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朝:天门悠悠处 风吹唢呐声

陈泽渊 2021-12-10

王华朝:天门悠悠处 风吹唢呐声

王华朝在吹奏唢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天门村的清晨,雨后洗过的空气伴着泥土的芳香,和着不断在天际婉转的鸟鸣拉开了一天的帷幕。60岁的王华朝站在自家吊脚楼门前,拾掇准备了一番,赶着不紧不慢的脚步,拿着手上的镰刀徐徐往村子深处走去……

“制作唢呐用的杆子,很稀有和独特,得用一种叫靛叶树的树杆,它不会开裂,收缩性也好,但在我们这里很难找,一般都生长在悬崖上。”边走边打量,边说边观望,王华朝神情专注似在寻找宝藏。

在水城区花戛乡天门村,王华朝小有名气。身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唢呐制作技艺传承人,青年时,他便跟着做铜匠的父亲学习制作唢呐,因本身性格爱钻研,好学多问,其制作出来的唢呐音色明亮、音量高昂,远近闻名。

山间寻觅,迟迟不见靛叶树的踪影,临近午时,王华朝拍拍身上的泥土,决定返程回去……午饭后,坐在吊脚楼下,身旁哨子、气盘、芯子、杆子、唢呐碗等制作唢呐的零拾物件儿十分齐全,俨然一个小型工作间。

“我家从祖辈开始就和唢呐打上了交道,家里除了父亲,我哥也会制作和吹奏,那时候乡下晚上最热闹的就是大家坐成一圈互相学习吹唢呐,这也是我童年最喜欢的事情,是全家共同的乐趣。”王华朝告诉记者,唢呐在布依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在“红白喜事”上吹奏,每年的重要节日用来祭山时也必不可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烧好火红的炭,王华朝取出一根以前找寻的靛叶树芯子,去膜刮皮、缠铜丝、烙哨子、修哨,一支唢呐的哨子部分才算完成;随后去棱边、打眼、开膛、打孔、清膛等,唢呐杆初步成形。

“要保证唢呐光泽细腻、音色清脆、杆身不变形,制作过程的繁琐不能图省事,需要足够的耐心。”炭火边,王华朝小心且仔细,“尤其是找到适合唢呐杆的木材不容易,每个过程都要很注意。”

万物有精魄,匠人自虔诚。正因心怀这份对大自然的虔诚和爱惜,天门村的绿色生态得以繁茂至今,生活在这里的布依人民才能更沉下心、怀着感恩的情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

“不能把家里的手艺和名声丢了。”提及唢呐传承的现状,王华朝坦言,“现在学做唢呐的人不多,为了生计,年轻人都出门去打工了,我也由衷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采访回程时,沿着青石板铺成的石阶一路向下,依稀听见王华朝的唢呐声缓缓飘来……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一路向着坡顶开去,行驶到最高处时,大家不约而同摇下车窗不停往回张望,看到这位花甲之年的老人站在自家木楼平台前,吹奏出高亢的一曲曲唢呐声在山间游荡,像飞鸟在天空翱翔,像鱼儿在海里遨游,寂寞而满镌热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