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出高质量 ——枣阳以大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张玉娟 2022-02-25

“从农历正月初三开始,我们一周时间完成了土地平整,3月中旬将全面开工。”2月17日,在总投资50亿元的枣阳市吴店镇二郎村中雪冷链项目现场,50多台(套)挖掘机、自卸车穿梭,70多名施工人员协同作业。中雪(湖北)冷链物流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伟介绍,今年春节期间项目没有停工,施工现场一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2月20日,襄阳市2022年农业产业化“开门红”暨一季度农业产业链项目“三集中”活动在该项目工地举行。中雪(湖北)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勇表示,一期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水果、蔬菜分级、包装等初加工生产线,畜禽、水产品(小龙虾)分级、分割、包装生产线,以及冷库、仓储、运营、中央厨房、展示交易中心。二期计划投资20亿元,对项目进行扩容和功能完善,年加工、仓储物流能力达到30万吨。未来,这里将成为集枣阳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商贸物流港、枣阳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金融、农产品展示集散等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现代智慧冷链商贸产业园,有力推动枣阳市现代农业向生产、加工、物流、贸易等全产业链拓展。

枣阳是传统农业大市,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市”“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全省‘三农’发展成绩突出先进县(市)”等,被授予“中国桃之乡”“中国玫瑰产业与文化示范市”“中国最美休闲小城”等称号。

近年来,枣阳市把强产业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压舱石”,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思维经营农业,积极融入湖北省、襄阳市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布局,全面推行重点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引导优质粮油、畜禽、果茶、淡水产品、中药材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式、生态链式发展,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同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做优做强农业品牌,奋力打造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市(县)、中南地区核心农产品加工基地。

2021年,枣阳市粮食种植面积302.75万亩,粮食总产127.39万吨,连续13年稳定在120万吨以上,粮食产量多年位居全省前三;年出栏生猪100.66万头,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优质桃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实现产值近20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09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71亿元,同比增长29.8%。

基础牢固、资源丰厚,为更多更好的农业产业项目落地枣阳赋予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枣阳市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在打造现代农业强市中以项目为引领,大力实施品牌提质计划,依托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垂直整合,打造更高质量的区域公共品牌,从“卖资源”走向“卖产品”“卖品牌”。

目前,枣阳市以三杰粮油为龙头打造小麦加工产业链,以中兴公司为龙头打造稻米加工产业链,以香之源为龙头打造山茶油加工产业链,以维恩生物为龙头打造畜禽加工产业链,以兴达食品为龙头打造黄桃加工产业链,以药昇公司为龙头打造中药材加工产业链。下一步,该市将重点支持这些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实现新兴加工业“腾笼换鸟”、传统加工业“凤凰涅槃”,促进加工企业由小到大、加工层次由粗(初)到精(深)、加工业态由少到多、加工布局由散到聚发展。

在枣阳市“千亿工业、百亿产业、百亿企业”计划中,力争在农业产业化全链条招商上实现大突破是一项重要内容。该市结合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汇聚各类发展要素,聚焦五大重点农业产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千方百计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枣阳全域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赋能添彩。

该市计划到2025年,优质粮油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90亿元,畜禽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10亿元,果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淡水产品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3亿元,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5亿元。培育2家细分行业领军企业、2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到13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8: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