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逆行援武汉 众志成城战新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3-15

【摘要】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口腔科护士长邱玉霞今年初作为甘肃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一员,奔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她用简洁生动的文字记录了那段生命的洗礼。2020年初春,一场罕见的疫情席卷华夏大地,全国人民健康受到威胁,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我院发出抗击疫情倡议书,我主动请缨,经层层筛选代表临夏州医护人员加入到甘肃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是一名护士,深知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我责无旁贷。作出援鄂决定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犹豫,唯一担心的是怎么告诉家人,毕竟家里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老公公今年80高龄,是一名优秀的“抗美援朝”退伍军人,遗留了很多战伤,再加上冠心病、糖尿病,常年离不开药,需要家人照顾。还有六岁的女儿也需要人照顾。老公说:“作为我老婆,我不愿意你身处险境,可你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这是你的职责所在,虽然艰难,但我还是支持你的决定,家里交给我,但你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归来……”和家人匆匆道别后,于1月27日前往兰州集合。出门坐上车,望着美丽的家乡,想起家人、领导、同事的叮嘱,禁不住留下泪水。不过我很快调整好心情,因为有党中央的精准施策,科学防控,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会圆满完成州委州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1月28日下午4点,来到病毒肆虐的武汉,偌大的天河机场空无一人,只有我们一架包机停落,昔日繁华热闹的武汉,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峻,大家心情倍感沉重。来到湖北省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给我们安排好的驻地——武汉市塔子湖足球运动员协会公寓,短暂的理论培训后,我们重点练习穿脱防护服。大家互相监督,严格按照穿脱流程,每个人做了十余次,直到操作熟练。为了加强队伍管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带队省人民医院蔡辉院长和省卫生健康委张亦兵处长要求我们,不论何时何地,严格进行手卫生、戴口罩,不能有一点马虎,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他人。我们把自己房间按照队长指示进行了区域划分:相对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避免生活区域被污染。队长强调每一位队员都要按照制度执行、按照流程实施,这是对我们每一位队员的保护。下班回来我们首先摘掉口罩,门口配有手消,手卫生后测量体温,含氯消毒液喷洒身体,鞋底消毒。回到房间后,依次小心去除外套、裤子、鞋子、口罩,并按要求放置于相应的区域内,先消毒后清洗,房间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日复一日的做着这些操作,虽然很枯燥,但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也不能马虎。疫情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涌向医院,容不得我们有片刻休息。1月29日开始接管病区,我和队友们被分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区)发热19病区。那里是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医院之一,是“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工作的医院,也是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我们医疗队是当时唯一一支外省援助医疗队。我们每天跟那些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零距离接触,测生命体征,抽血化验,日常护理。有重症的、也有危重症的,要协助老人翻身拍背,采咽拭子,抽血气。说不害怕,那是假话,但是一旦走进病房,看到那些祈求生命的患者和被病痛折磨的表情,那份害怕不知什么时候就悄悄消失了。2月5日赴鄂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我申请火线入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使命,也是荣耀。随着住院人数剧增,危重患者越来越多。2月6日福建队被抽调去支援金银潭医院,我们甘肃医疗队又接管了发热16病区,就在这时我们队又抽调30人去支援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室,真是雪上加霜,我们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护理人员每天要工作8至10小时,每人平均要护理12至13名新冠肺炎患者,有时候更多。护理工作主要包括患者的治疗、生活护理、病房消毒和交接班护理记录等等。除了身体压力外,还有巨大的心理负担。为了节约时间和医疗物资,我们基本上班前不喝水,就连男同志也要穿纸尿裤。更难为情的要数每个月例假来的这两天,忍受痛苦,10小时才能更换卫生巾。一直到二月底,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比较多,是我们队最艰难的时刻,但没有谁在这个时候退缩。有的战友晕倒,有的战友痛经等等。我也不例外,因为带着双层手套,汗液长时间浸泡手臂,导致我手指肿胀、发黑,一触就刺痛。但我和其它队员一样也坚持着,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如果倒下了,也没有多余的人给你顶班。就在第三天,还没到下班时间,由于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N95和外加的外科口罩,导致过度通气再加上早上没敢多吃东西,我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大脑一片空白,幸好跟前的战友抱住了我,带我到窗户前吸了一下相对干净的空气,休息了会儿也就好多了。护理组长知道了我手指的事,让我赶紧向本队外科专家咨询,专家告诉我“指甲剪开、创面开放、碘伏消毒,不会有事的。”下班后,能够吸一口新鲜空气,喝一瓶矿泉水,就是最大的幸福。看着防护服下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额头深深的压痕和被压变形的鼻梁、磨破的水泡、长时间大脑缺氧再加上护目镜系带勒的头痛感,有时候第二天还在隐隐作痛,我没有喊痛,也没有一句怨言。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人的意志是压垮不了,摧毁不了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16病区25床的那位老爷爷。他基础病较多年,年近70,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原发病为脑出血,感染了新冠肺炎,从神经内科转入我们发热病区。病痛折磨使这位老人变得目光呆滞,语言交流障碍,家人也失去了信心,可我们不能放弃,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作为他的主管护士,我每天细心照顾他,按时打针、输液,还给喂饭,翻身拍背、更换尿不湿,铺被扫床等等。我和姐妹们事事处处用青春的活力去感染老人,用满腔的爱去温暖老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渐渐的,他能用眼神和手势与我们沟通,慢慢开始会说话,虽然吐字不清,但还是让我们看到了恢复的希望。每当他看到护士向他走来,便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双手合十说出“谢谢”。那一刻突然感到所有的恐惧和疲惫都化为乌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的“谢谢”二字,就是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最大赞许,也是至高褒奖。除了日常工作,晚上我们还安排讲课,讨论新冠肺炎患者护理心得,讨论危重病人护理,为第二天上班做好准备。同时通过讲课提升了我们的能力,也学到了好多知识。137名队员,“甘”心情愿54天,“甘”苦与共在武汉工作的54天里,医疗队管理床位数180张,累计救治患者278人,其中,重型患者132人,危重型患者24人。面对高负荷,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我们队队员严谨认真、顽强拼搏,实现了全队人员零感染、医疗救治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赴鄂之旅,是我人生的一次历练,更像是一次洗礼,它让我更加敬畏生命,明白生命的可贵之处,更让我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到甘肃医疗团队,小到州医院团队)。我一定会牢记这次援鄂经历,在以后的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我们的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这次疫情之后,也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最后,我以诗歌的形式,记录这段难忘的记忆:白衣逆行援武汉,众志成城战新冠。陇原儿女何所惧,执甲除疫破楼兰。夜以继日五十天,平定疫情奏凯旋。军民夹道共欢送,甘鄂情深泪相连。大爱无疆载史册,医者仁心谱新篇。邱玉霞,生于1988年4月,中共预备党员,毕业于兰州大学护理专业(本科),主管护师,2009年参加工作。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临夏州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参加过甲流H1NI、禽流感H7N9的救治与护理,对工作严谨、精益求精,得到领导、同事的好评,2017年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称号。2020年4月至今在口腔科工作,现任口腔科护士长。2020年4月被甘肃省妇联评为“抗疫最美家庭”,被甘肃省临夏州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5月被甘肃省临夏州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6月获得甘肃省临夏州卫生健康委“优秀护士”称号。供稿: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邱玉霞

中华口腔医学会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