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创中国”实践对于科技社团推动产学协同组织建设的初步思考

宋学姮 2022-03-21

      摘要:为探究以全国学会为代表的科技社团发起设立的产学协同组织关于有效链接产学各方、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现状、运行机理与优化方向,本文从核心要素、基本特征、主要功能、运行机制、服务成果等方面,对科技社团立足“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服务诉求推动设立的产学协同组织进行分类剖析。本文认为科技社团产学协同组织在促进产学各方有机融合,推动构建长效服务机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提出了产学协同组织优化的相关建议。

一、引言

       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共同体组织,一直致力于引导其所属全国学会等科技社团,将人才资源势能转化为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先后组织开展了“金桥工程”“千厂千会协作行动”“讲理想,比贡献”“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等,积极搭建联通产业界与学术界的桥梁纽带。特别是2020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给25位科技工作者回信的指示精神,中国科协启动了“科创中国”建设。中国科协依托全国学会与地方科协,创新实践“政产学研金服用”融通服务组织方式,组建“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引导全国学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创设学会服务站、联合实验室、创新联盟等产学协同组织,畅通国家级资源下沉通道,探索产学融合发展新模式,强化对于产业集群创新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支撑。在2021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为构建新型产学研创新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相关文献回顾

      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背景下,科技社团发挥组织人才优势,面向经济主战场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更是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关于科技社团推动产学协同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主要聚焦在科技社团产学协同组织基本内涵、科技社团推动产学协同的优势及切入点三方面。

1、关于科技社团产学协同组织

      基本内涵的研究

      科技社团是指就职于不同性质、不同工作岗位的同一学科、专业或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出于切磋学术问题、提高学术水平的需要而自愿结社形成的制度化社会化组织。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参与政府决策,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社会团体[1]。目前理论界对于科技社团产学协同组织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基于罗逾兰[2]等学者关于产学联盟组织间协同“关系耦合——过程互动——知识聚合”的分析框架,笔者认为科技社团产学协同组织应具备以下要素:一是由科技社团倡议或发起,吸引“政产学研金服用”等领域创新主体参与。二是具有被各参与方认可的共同目标,通过共同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流动、增值,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持续聚能、赋能、提能。三是有相对完备的组织章程。四是具有开放包容性,引进与退出机制完备。

2、关于科技社团推动产学研

      协同的优势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科技社团具有推动产学研协同的独特优势,如潘建红等认为科技社团可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降低转化风险,加速转化进程,成为联系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桥梁和纽带[3]。王春法认为科技社团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等独特的组织网络优势,具备客观公正性、非营利性等优势[4]。宋汉元指出科技社团的属性有助于其与各类社会主体建立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提升科技成果生产方与需求方的信息互通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供需双方的信息盲区,规避成果转化风险[5]。张娟指出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我国科技社团基本涵盖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社团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趋频繁活跃,为产学研合作培育新的科技创新方向提供了更多可能[6]。

3、关于科技社团促进产学研

      深度融合的切入点研究

      部分学者对于科技社团促进产学研融合的切入点或者路径进行了探究,如张娟通过对科技社团服务类型与发展定位分析,认为科技社团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可以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政策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的系统梳理与解读分析提供服务;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以独立第三方身份开展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和产业化可行性论证,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保驾护航;引导合作各方把自身利益诉求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推进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联手攻关“卡脖子”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等[6]。丁红萍结合工作实践,认为政产学研用结合是科技社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构建由科技社团、地方科协、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建设科技社团服务站,增强科技社团与企业、农村的密切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科技展会、成果转化等其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平台,突破高校科研机构创新成果、核心技术与市场应用之间的屏障,促进项目研发等方面的合作[7]。

      综上,现有研究虽然都认识到科技社团对于促进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对科技社团推动产学研融合的路径进行了初步研究,但以组织建设为主线对科技社团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的探究尚存空白。本文以科技社团推动创设的产学协同组织为切入点,以科技工作者融通赋能“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应用场景,试图进一步完善科技社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科技社团产学协同组织

      演变实践分析

      产学协同组织创建是以全国学会为代表的科技社团立足“四服务”职责,面向经济主战场创新服务的积极作为,更是新时期自身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全国学会创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推动科技活动与产业实践融合互促,在对接服务的不同阶段,先后组建了以信息交互、技术咨询、科普培训等业务为主的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以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等业务为主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产学协同组织,呈现出由相对松散型组织向实体化紧密协作型组织不断演进的发展态势。

      2020年,“科创中国”建设全面启动,全国学会聚焦“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重点服务需求,面向产业界与学术界科技共同体,发起组建了“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联盟、联合实验室等产学协同组织。促进了知识、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充分共享与有效配置,实现知识增值,形成创新价值,常态化导入区域社会经济体系。

二、科技社团产学协同组织

      类型与运行机制

      以全国学会为代表的科技社团因地因需联合创设了种类繁多的产学融通服务组织,究其核心要素与运行机理,笔者认为产学各方利益联结紧密程度可以作为分类剖析的重要维度。按照连接紧密程度,科技社团产学协同组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较为松散的“咨询服务型产学协同组织”、半紧密的“任务合作型产学协同组织”、较为紧密的“利益纽带型产学协同组织”(表1)。

图片

(一)咨询服务型产学协同组织

      旨在建立科技界与地方沟通对接的平台,通过信息发布、知识共享、资源对接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从组织形态来看,主要包括“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院士(专家)服务站、产业联盟、学会企业联合体等。

从核心要素来看,一般由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代表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跨学科跨界别联合组建,成员之间关系较为松散。除科技服务团之外,一般都有既定的组织章程,通常为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处具体负责工作制。从基本特征来看,属于较为初级的产学协同组织形态;通常以志愿服务为主;组织相对松散,较为开放,服务专家实行柔性流动管理方式,服务频次不固定。从主要功能来看,立足区域重点需求,开展学术交流或建言献策,进行高站位顶层设计,面向区域产业整体发展,产业链协同与跨区域协作提供解决方案,营造创新生态;或通过搭建服务企业与产业的窗口与枢纽,发挥对接平台、信息交互、知识传播、咨询诊断等功能。从运行机制来看,属于“科技社团+科学家”对接企业、产业集聚区需求的组织形式,一般由一家全国学会发起设立,资金来源包括财政资金、企业与金融机构投资、社会捐赠等。从服务成果来看,主要是搭建了产学各方沟通对接平台,跨域跨界融通创新的渠道,助力优化区域产学融合生态与创新创业生态。

1、模式之一:

“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

2020年,按照“科创中国”整体部署,全国学会与地方科协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跨域跨界组建105个院士领衔,“政产学研金服用”各领域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按照“举旗帜、建机制、建基地、建生态”目标,围绕优化组织机制、开展对接服务、智库建言献策、促进技术交易、推动项目落地五项任务深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对接服务。

科技服务团作为科技社团推动产学融合最初级的组织形态,以相对松散与开放的组织方式,引领专家团队与试点城市(园区)党委政府、行业部门、产业园区与代表性企业进行立体化对接,按照边梳理需求、边匹配专家、边对接服务的方式开展工作,其特点为服务专家不固定,服务频次不固定。

科技服务团通过志愿服务建立了科技界对接产业界的平台与渠道,探索实践了科协组织融通服务的崭新格局,加速了国家级创新资源集成导入与落地服务,在助力优化地方创新创业生态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模式之二:

学会服务(工作)站

学会服务(工作)站是全国学会深入经济区域,推动产学协同的惯用组织方式,是在地方设置的相对长期、固定的机构,通过收集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创新资源并推动落地,逐步实现学会、院士专家助力区域产业发展目标。采用柔性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征。

学会服务(工作)站通常由地方提供办公场所和经费支持,全国学会匹配工作人员并负责具体运行。其核心功能一是搭建科技服务供需对接平台,为精准对接地方需求创造条件;二是收集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创新资源并推动落地服务;三是为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提供决策咨询;四是培养符合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的人才。如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通过在纺织、印染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百余个学会服务(工作)站,协助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可行性研究等,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二)任务合作型产学协同组织

一般由全国学会、科研院所与被服务对象等联合组建,以实际应用与具体任务为牵引,专门搭建的载体与平台,具有较强的需求驱动特征。从组织形态来看,主要包括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联合体等。

从核心要素来看,该类组织以解决被服务对象具体任务为目标。通常由全国学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联合组建。全国学会提供资源与人才支撑,进行技术设计、集成与配套,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等;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成果转移转化等基础资源支撑,负责提出技术方案、制定技术路线等;企业为科技成果落地提供应用场景与实施基础。全国学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制定任务明确、分工明确、进度明确的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从基本特征来看,任务明确、具体,产学关系相对紧密;有相对固定的研发机构与服务团队;供需“适配性”较高。从主要功能来看,主要开展科技成果转移扩散,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等。从运行机制来看,通常由被服务对象提出明确的技术需求,被服务对象、地方政府或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投入,各方紧密“捆绑”,以定制方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服务成果来看,一般表现为完成了新技术的联合攻关,或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落地应用等。

1、模式之一:

技术研发中心

通常由全国学会、高校院所、企业等联合设立,针对企业或产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专项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促进科技资源深入、有针对性地落户地方。

如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与南通新蒂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大直径功能聚合物单丝图片技术研发中心,以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偏氟乙烯等高性能单丝;导电、抗老化、抗紫外线、生物可降解等功能性单丝;钓鱼线、氟碳线、网球线等高档体育用单丝等作为重点研发任务,已申请发明专利78件、实用新型专利36件,授权发明专利27件、实用新型专利31件。开发的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4件、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15件,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

2、模式之二:

产学研联合体

一般由全国学会牵头,将多个要素整合到一个柔性系统之中,形成联合创新服务平台,与供需两端关系和利益联结更为紧密和固定。全国学会作为项目推进技术指导单位,高校院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企业或园区作为技术创新、推广落地的实施主场,由地方政府、被服务企业、商业金融机构等提供资金支持。

如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牵头组建的商业运载火箭结构制造产学研联合体,以指导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掌握航天高强铝合金大型构件生产技术和质量检测技术,并具备航天产品制造的管理能力;建立基于立式原位航天大型铝合金结构件的焊接生产装备、成套工艺和质量监控等新技术的制造基地;形成大型航天铝合金贮箱焊接结构部件的工程样机等为目标。由全国学会组织专家团队入驻企业,围绕制造技术、装备、质量检测等提供资源、人员支撑,开展焊接技术人员培训,制造工艺与生产流程规划,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等。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负责提出工程样机设计方案、设计图纸与工艺路线,完成工程样机考核试验。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完成基础建设、制造能力、质量保障与产品管理等。

(三)利益纽带型产学协同组织

瞄准国内外产业发展前沿与关键方向,面向产业集群或行业整体,由全国学会、地方政府、头部企业、高校院所等联合成立,针对产业共性“卡脖子”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团标制定、评估评价等工作,着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链条。通常为全国学会主导运营的独立法人研究院;或由全国学会牵头设立的创新联盟,由企业法人负责运营,形成与学会相对独立的,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创新研发方向、路线选择等资源要素配置的主导作用。

从核心要素来看,以解决行业整体“卡脖子”问题、头部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或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推进治理水平现代化为目标。按照组织章程规范运营。从基本特征来看,是科技社团推动产学融合的高级组织形态,科技社团与供需两端之间黏性最强,由独立法人进行运营,各方利益联结更为紧密与固定。从主要功能来看,着眼于产业前沿,开展战略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等。从运行机制来看,实行理事会制度,理事会由学会理事与头部企业管理者代表组成,学会理事长担任研究院等产学协同组织的理事长,面向社会聘任负责人与研究团队。产学各方权责利较为清晰,形成持续稳定、可盈利的商业模式。从服务成果来看,形成行业发展战略、团体标准、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等。

1、模式之一:

产业技术研究院

通常由全国学会联合行业知名专家发起,地方政府、企业、院校等多方出资的实体民非研究院,以助推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为目标,承担高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提供产业集群科技路线图制定与规划咨询,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支撑,政府决策咨询、团标制定、企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服务。

如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联合地方建立的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苏州)、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石狮)两个实体民非研究院,均由学会牵头,一次性出资5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000余万元,并提供场地及运营经费。产业技术研究院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逐步成为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攻关的重要平台。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石狮)联合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开展总投资达750万元“智能人体静电去除材料及装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与特步(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公关的“冰丝”项目,不断迭代更新产品系列,目前累计销量已近千万件,保暖分级项目首季取得90万件订单,该项目共涉及金额12亿元人民币。

2、模式之二:

产业创新联盟

一般由全国学会牵头,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参与,通过聚集国内外高端专业人才,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制定推广相关技术标准,引领和支撑行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产业创新联盟通常按照“联盟+公司”的组织方式,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应用链条,形成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成果转移扩散模式。联盟为公司协同创新整合资源、凝聚共识、扩展成果等,公司作为协同创新的运营主体,按照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管理、运行体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运行,研发前沿共性关键技术、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提供行业公共服务。

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建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包括来自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领域的理事成员单位64家、普通成员单位500余家,成为国内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由学会与联盟、头部企业与研究院等共同设立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依托自身研发优势与各股东力量,共同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核心共性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伙伴层与辐射层,进行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与推广,协同服务整个行业发展。

联盟自成立以来,既支撑政府决策,又服务行业发展。已承担多项国家及省市级重大项目研发,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政策标准研究,车控操作系统和计算平台、高精度动态地图等共性基础平台规划建设,以及新型体系架构、场景库、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协助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完成10部场景数据采集车的搭建。

三、产学协同组织优化的

初步思考

科技社团产学协同组织在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地方导入落地的服务实践中,通过搭建平台、汇集智力、精准对接、建立机制等方式,在助力优化创新生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果,获得了地方的一致认可。但对标新时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实施,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新要求,仍需在以下方面优化提升。

首先,发挥各方优势,促进组织健康发育。产学各方应立足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挖掘凝练“真实”需求、凝聚科技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谙熟市场化运行规则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全方位的耦合互动,持续创新协作模式、优化协作机制、拓展协作领域、深化协作内容,推动组织健康可持续运行。

其次,科学分类施策,推动组织演进迭代。信息交互型组织服务内容由对接咨询、技术培训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方向演进;由建立联系向成为合伙人形成商业合作逐步深入。任务合作型组织由单个环节服务向产业链整体服务演进;由伙伴型合作向商业合伙人模式跃升。利益纽带型组织应按照市场规律,不断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引领组织成长为行业风向标,为行业整体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再次,强化应用牵引,吸引代表性企业参与组织创设。坚持问题导向与实用性创新牵引,突出“科学家”与“企业家”联合,吸引代表性企业参与产学协同组织创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牵引,高校院所为支撑,各领域创新主体广泛参与的融合组织。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按照“科学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模式,形成规范、系统、有序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最后,注重内外协同,进一步优化组织运行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持续激发组织活力与动力,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价值评估、交易撮合、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通过知识、资源、资本等吸收、转移、整合、再造,从根本上推动组织由资源耦合向行为耦合、目标耦合、价值耦合迭代。将区域价值实现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通过创设区域特色化、定制化服务品牌,拓展持续性“对话”地方党委政府、产业园区与重点企业渠道,优化对接服务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世界一流科技社团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2]罗逾兰,张阳,唐震.基于“R-P-K”理论框架的产学联盟组织间协同维度研究[J].管理学报,2016,13(12):1786-1791.1825.

[3]潘建红,杨利利.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社团的功能定位与实践策略[J].科学管理研究,2019.

[4]王春法.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学会,2008(04):17-19.

[5]宋汉元.我国科技社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21.

[6]张娟.科技社团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与实现路径[J].北京: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9.

[7]丁红萍.科技社团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中的作用和实现途径[J].福建:福建省科协.2020.

作者:申金升1、刘晓芳2

1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2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本文原载于《今日科苑》2022年第1期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