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识别正常行人,还得看清打伞的人拿着包的人 人工智能训练师教汽车“广见世面”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4-18


    车辆,正在成为继智能手机后最普及的智能终端。有这样一群人,通过“训练”,让车辆上路越跑越“聪明”。

    在武汉光庭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园办公楼里,郝江波正带领团队研发智能网联汽车车云方案,“通过标注‘知识点’,我们‘教会’无人驾驶车辆怎么去识别层出不穷的新路况,这些海量‘知识点’,都可通过光庭智能车云大数据平台加工、处理、应用”。

    ■ 智能网联汽车AI训练师

    就是教会车辆成为“眼观六路”“广见世面”的人

    郝江波是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驱动研发车云平台及工具链构建”项目负责人,他介绍,随着人工智能落地商业化进入快车道,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成为热门应用场景,为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提供高质量的标注数据服务,成为决定人工智能应用高度的重要条件之一,“非结构化数据只有经过清洗与标注才能被唤醒价值,用大白话说,就是要让机器‘广见世面’,通过标注,‘教’会它们哪些是它们必须记住的‘知识点’”。

    而对于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训练师而言,通过使用真实路况数据对算法进行不断优化,才能保障无人驾驶车辆正常可用。

    “我们教会小朋友‘1+1’,但当他(她)遇到‘1-2’,初次反应仍会蒙,无人驾驶车辆在驾驶中同样如此。可能一开始能识别一个正常行人,下一步还得识别打伞的人、拿着包的人——我们要不断寻找‘边缘场景’。”郝江波介绍,车辆智能终端好似一个“受训者”,通过学习上百万个标注点不停训练。而框出这些边缘场景的轮廓、进行标注、“划重点”的人,就是智能网联汽车AI训练师。

    郝江波说,“光庭作为国内智能汽车应用软件头部企业,其研发的智能网联汽车车云方案,面向人工智能训练师提供全栈车云平台工具链,大大提升AI训练师的标注效率,从而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真题’,保证无人驾驶软件顺利‘毕业’。”

    ■ 为无人驾驶车辆做标注

    车辆传感器特性、AI基本原理都要门儿清

    80后的郝江波,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2007年进入光庭时,斯皮尔伯格那部著名的《AI》全球上映还没几年,人工智能还是梦幻般的技术,更别提为无人驾驶、智能网联车企做服务的“培训师”了。

    如今,伴随消费者驾驶习惯多元化,每家车企主机厂及配套的软件公司个性化要求不断涌现,产生了海量数据,国内已涌现出不少“标注小镇”,在训练包括车辆在内的智能终端更“聪明”的这条产业链上,从业者越来越多。这些标注员们,服务于自动翻译的语音识别、机场安检时的人脸识别、识别选取商品的无人商店、安全行驶的无人驾驶等等,将静止画面中的建筑、人物一一分割,或将声音一一辨识,标注成不同的色块。

    90后朱海玲是光庭团队中的标注工程师,毕业于武汉轻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及自学,她不断补齐汽车、云、AI等各种知识,对智能网联汽车门儿清,“传感器特性、AI的基本原理都要懂”。

    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她用光庭标注平台对鱼眼相机的数据进行演示,她介绍,通过多个鱼眼广角镜头,能实现对车位线360度感知,尤其是在立体泊车位中精准泊车,特别需要这样一种精准的视角,她将各种鱼眼数据一一描摹轮廓、进行标注,教会车辆自动泊车时“毫厘不差”。

    “光庭信息的业务,标注解决方案只是很小一部分,我们覆盖了智驾车云产业链。”郝江波补充说,团队正在为华东地区一家车企定制化开发“自动驾驶AI标注平台”。光庭的场景构建、AI训练等多个工具链,与标注平台一同服务于自动驾驶全生命周期,加速自动驾驶的商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