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1)》――肿瘤病理未来展望篇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7-03

概述 2021年是肿瘤病理学科蓬勃发展的一年。肿瘤病理诊断始终是肿瘤诊治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过去一年里,许多病理同仁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不同层面对不同瘤种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研究:一方面,传统的形态学分析继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不断给病理医师带来新的思考及认识;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及应用给病理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丰富了病理诊断的内涵。许多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相关论著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本报告收集整理了2021年度肿瘤病理学科的主要进展及研究成果,抛砖引玉,以期提供给读者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1.病理诊断的大数据视角 现代医学理念的核心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核心是证据也就是数据。回顾过去,许多病理学乃至肿瘤学的概念及认识都有一个漫长的、逐渐深入的过程:随着相关研究的开展,一些肿瘤可能从“良性”变为“低度恶性”,还有一些传承下来的术语已逐渐脱离本义。新的理念层出不穷,在时间的坐标系上我们充满紧迫感,然而在空间的坐标系上我国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丰富的类型及庞大的数量是病理学科宝贵的研究材料。如何挖掘这些宝贵资源,得到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研究结果,进而有效指导临床诊治是国内病理学同仁面临的深刻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无疑需要“大数据”的理念,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点内涵,①资料收集常态化:对日常工作中的取材、诊断、辅助诊断等多个环节产生的病理资料都要有完善细致的流程予以保存,按一定规则分类归档,定期整理。②多中心协作:响应国家号召,建立健全区域医疗协作体系,促进跨区域合作,获得多中心数据,减少单中心带来的偏倚。③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一方面是对于已有的公共数据库的信息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是对新获得数据利用生物信息技术进行深入挖掘。 2.病理检测及报告的规范化 对病理的规范化诊断不仅是大数据分析的前提,更是临床工作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解决规范化需求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①积极开展培训项目:病理医师的成长就是一个逐渐由训练得到的“客观”战胜自己“主观”的过程,过去几年的一些培训项目证明,对某种肿瘤或某种抗体的集中培训可以取得较好一致性结果,那么是不是可以将这种模式进一步推广,利用多媒体的平台进行最直接的诊断训练?②诊断报告内容的规范化:哪些项目必须体现在报告中?哪些项目是可以根据平台的不同选择性报告?某种特定的免疫组化结果如何书写?现有的指南大多针对大癌种,而一些不太常见的肿瘤的诊断规范仍有较大空间需要去统一完善。③检测技术的规范化:不同抗体间哪种最有诊断意义?同一抗体的哪种克隆号最可靠?某种分子检测的哪些位点或融合伴侣具有临床意义?在辅助诊断的检测细节上也需要有更多的共识和指南予以规范。 3.新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高通量”、“多组学”、“无创”的检测方式层出不穷,以往“高大上”技术的应用成本快速降低,给肿瘤检测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方面,如果善于利用这些新技术,可以在不同层面上给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也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提供给临床更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新技术都绝对可靠,任何一种新技术从发明到成熟都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科学研究上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但转化成临床应用需要明确的证据链支持,对于文献中的实验方法及数据要仔细审视,切不可操之过急。肿瘤的机制是复杂的,正如肿瘤病理常常呈现的异质性一样。 另外一方面,新兴的临床治疗方法和药物也对病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NTRK检测,虽然有临床试验证明其药物的有效性,然而在大部分肿瘤中,试图以较低的成本有效检测出伴有NTRK融合的极少数病例是比较困难的,这种困境反过来阻碍了该类靶向治疗的应用。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可能需要病理医师与其他学科共同努力。 4.免疫微环境的深入研究 免疫治疗的出现为很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目前的免疫治疗及免疫微环境研究尚存在很多局限性。 比如:①单纯的PD-L1评分确实能有效预测免疫治疗效果吗?即使加上TIL相关标记物检测联合评价,就能有效的筛选出可获益人群吗?目前许多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预后数据仍有待进一步观察。②如何有效地识别免疫微环境中的成分是另一个困难问题,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使用一到两个某种细胞亚群标志物代表该类细胞,实际上我们知道,免疫细胞的成分是极其复杂的,部分标记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③空间分布上的研究尚不够明晰,目前大多数研究统计一张切片上多个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只有少数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更为细致的区域进行分析探索。④而且如何将免疫微环境信息与其它组学信息有效结合,从而得到可靠结论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总结 病理学科是一个古老的学科,植根于古典时代的理性曙光;同样,病理学科也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在神州大地上展现着勃勃生机。肿瘤病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不断摩擦出创新的火花,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也给肿瘤病理学带来新的活力。面对未来,机会与挑战并存,广大肿瘤病理从业同仁将继续于“幕后”辛勤工作,把握机会,迎接挑战,为我国的抗癌事业加砖添瓦,矢志不渝。 【主编】 应建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刘艳辉广东省人民医院 【副主编】 王哲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王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云径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孟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周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薛丽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冯晓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郭嫦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李文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刘尚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鲁海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石素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宋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王炳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张宏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张智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郑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郑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邹霜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天津市 中国抗癌协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