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日常培养需善用学位论文评价指标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3-02-2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侯定凯

众所周知,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对于大多数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来说,学位论文写作也可能是他们在研究生生涯中唯一一次完整、系统的科研体验。如何将“唯一”打造成“最佳”?这是一个令导师和研究生倍感困惑的问题。

我们不能期待学生穿越了一套固化(有时是松散)的课程组合后,可以自动获得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密钥。既然研究生培养制度为学位论文设置了大致公认的评价指标,我们就有理由将这些指标的功用从终结性评价延展到人才培养过程,通过解码这些指标的内涵,将其要素分解、融入日常的学术实操,强化研究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和问题导向。

选题:在“曲折”中训练学术

“选题体现前沿性或实际意义”是学位论文评价的常见指标之一。为了满足这一指标,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关于选题前沿性问题的探讨。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前沿性研究课题?其有哪些源头?前沿性选题和热门话题有什么区别?研究生论文选题有哪些常见误区?为何有时会出现学生自认为某个选题具有前沿性,但专家却不认同的情况等。

再如,能自主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是学生学术视野和洞察力的体现。为此,学生不仅需要阅读大量文献,接触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观点,更需要获得一种“沉浸式体验”的机会——进入学术争鸣的现场,与问题当事人进行深度交流,体验研究对象所处的日常环境等。而那种为图省事,由导师直接下达“命题作文”的做法,则会让研究生失去一次难得的学术训练良机。

曲折的自主选题过程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挫折感,却可以暴露学生科研思维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有助于教师提供有针对性指导。

知识:养成触类旁通的分析习惯

基础理论的宽广度和专门知识的系统性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的另一项常用指标。学生要在一篇主题鲜明的学位论文中展示其专业知识的厚度和广度,平日就要养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分析问题的习惯。

这方面,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的完备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有机会调动已经习得的知识,并围绕特定的现实问题,持续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知识拼盘”式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很容易忽略知识融合的条件和环境,导致研究生知识体系缺乏稳定性、知识内化程度低,他们的学位论文自然难以体现出知识的广度和厚度。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思考特定课程与专业整体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在课程考核的环节,教师需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其他课程的知识。教师甚至可以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为研究生增设类似本科生教育“顶点课程”(capstone course)的训练项目,促进研究生整合、拓展和批判性地运用课堂内外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类似的跨课程思考的经验多了,学生的知识链接就会显得自然、流畅,他们就不会将课程学习与特定学术写作任务视为两码事了。

方法与概念:防止“一知半解”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学术观点的创新性是研究生学术写作中容易走偏的两个指标,两种极端现象是“方法至上”和“概念滥用”。

奉行“方法至上”的学生执念于技术,容易忽略观点凝练、价值反思及对研究方法局限性的关注。为此,研究方法类课程可以考虑压缩教师授课时间,腾出课时寻求与其他专业课的合作与对接,让学生观察、比较和尝试不同研究方法与多样化研究内容的结合,防止方法论“偏见”。

另一种现象则是研究生为了“求新求异”,在论文中误用或滥用概念,理据兼备的论证被武断的学术批评、自我拔高和概念堆砌取代。

为防止相关现象的产生,教师在引荐新概念、新理论时,可以向学生讲解知识的多维性、历史性和情境性,帮助学生辨析理论或概念的起源、演变、流派,及其在不同专业和社会场景中的运用等,谨防学生在对概念和理论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匆忙拿来应用和批判,也提醒他们在下结论或提出新观点时,要多一些严谨态度和分寸感。

交流能力:加强针对性日常训练

论文的书面表达和口头答辩方面的评价指标,均指向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学术语言需清晰、通顺、有逻辑、有针对性等,这些都是常规要求,但做起来绝非易事。

通常情况下,研究生的写作规训比较强调格式、体例、伦理等,但缺乏针对段落结构方面的写作训练。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规范具有“交流”和“诊断”的双重功能——它服务于同行交流和评议,也是作者自测思维缜密性、观点鲜明性的“试剂”。

要加强学术写作能力的训练,除了开设专门的课程外,更需在每一门专业课的教学中细化和强化对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这方面的基本功打好了,才有学位论文中利索的表达。

类似的,论文答辩环节的口头表达和对话能力也有赖日常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如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如何挑重点发言、如何倾听提问、如何回应质疑等。研究生课堂互动应该为这些能力的培养留出空间。

将学位论文评估指标的要素融入课程和教学过程,时时强调那些好论文的基本特征,不一定能给研究生的学术写作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至少可以为师生搭建一个共享的话语体系,让双方的学术对话不那么吃力。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3-02-21 第3版大学观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3/2/373286.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教师 学术 论文 研究生 学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