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对原恒星进行规模最大的、高分辨率亚毫米测量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19

111.png

英仙座中正在形成的新生恒星复合体“NGC 1333”的红外图像。

恒星的形成过程涉及许多现象的复杂相互作用,其中包括引力坍缩、磁场、湍流、恒星反馈以及分子云的旋转。这之间的平衡状态会因来源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据美国“物理学组织”网站2月17日消息称,一组天文学家日前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上发文宣布,他们采用一种统计方法解释了典型早期恒星的形成顺序,其中最早的阶段被称为原恒星阶段。

低质量恒星在吸积巨型包裹层物质而增大时,其原行星阶段通常会分为两个子类——这个包裹层的大小可以扩展500至10000个天文单位(AU),而这个过程可以持续约50万年。然而,这一效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例如,一些气体会以强劲喷流的形式射回介质中。

对于这些来源,由于之前缺乏大规模而系统的调查,天文学家很难理清其在效应中的多重过程。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简称CfA)的天文学家团队利用亚毫米阵列来编汇并发布了对于新生原恒星公开的、规模最大的高分辨率亚毫米光谱线调查。该研究小组在大约1000光年之外的英仙座分子云中观察到了74个新生天体。这个项目被称为“MASSES”,它能够同时以高、低空间分辨率观察原恒星,它的采样尺度从300AU到超过9000AU不等,包含多达40根分子线。

尽管早前有科学家研究过这个区域,我们也已知它具有许多双极原恒星的外喷流,但是最新的高分辨率图像揭示出这些外喷流的大量特性——大多数呈现在一氧化碳气体中。

这项研究考察的其中6个天体非常年轻,乃至它们的温度还没有高到足以分解其主要构成气体——氢分子。“MASSES”项目在其中4个原恒星中检测到了外喷流。基于其中一个的致密性和缓慢外流速度,科学家确定其中一个最有可能是典型原恒星。

这项研究为天文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早期低质量恒星形成过程的最新数据库。

科界原创  

编译:朱明逸  

审稿:alone 

责编:雷鑫宇 

期刊来源: 《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

期刊编号: 0067-0049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0-02-submillimeter-survey-protostars.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科学 恒星 天文学家 恒星形成 天文 天体 过程 最大的恒星 来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