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勇担抗疫重任的科技志愿者王韬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25

来源:今日科协

王韬,2019年度学雷锋“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科技志愿服务的“最美志愿者”候选人,纪录片《急诊室故事》主创者之一,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2017十大科学传播人物”获得者,人民网首届“国之名医”称誉获得者,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智慧蓝领”项目专家,现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赴武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领队。

2月4日早晨8点,一周前向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卫健委提交了请战书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暨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受命从上海开拔出发,驰援武汉疫区。20名后勤、安保人员驾驶8辆紧急医学救援车和2辆物资车出发,35名医护人员从虹桥火车站坐高铁出发,2支队伍于当晚在武汉汇合。此时,自大年三十起就连续加班的东方医院灾难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韬,刚放下前期在极短时间内组织人员开展业务、防护学习和防护用品、药品、生活用品等物资准备,以及新救援队员招募等工作,又面临了新任务的挑战:和团队一起负责管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1400张床位中的一部分,参与新建医院的治疗工作。


据悉,成立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同时也是全球首支通过世卫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拥有国际先进的帐篷移动医院,在筹备阶段就参加过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灾,并经历了国内各种重大灾情处置事件,具有丰富的灾难医学救援经验。此次抵达武汉后,训练有素的救援队在2月5日一下午就迅速完成了由25顶帐篷组成的帐篷移动医院的搭建,形成了一个包括门诊、预检、检验、留观室、监护室、输液室、药房等设施在内的中型医院的规模。这得到了武汉方舱医院方的认可,方舱医院调用了其中的11个帐篷作为医护人员的通道、指挥中心、办公室,并在其中建成了可与上海医院方视频连线的远程会诊中心。王韬和一同前往的医护人员、院感专家、应急管理专家、药剂师等上海救援队员与各地医护人员精诚合作,在全面投入现场救治工作的同时,对方舱医院的操作流程、管理规范等,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例如:病人通道、医护人员通道、排风设施应如何设计安排,废弃物应如何处理等。


“在这场个体、家庭、社会的灾难中,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都体现了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无保留奉献的正能量,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正能量。这再次让我感到与当年拍摄《急诊室故事》一样的‘生命有痛,有你真好!’但疫情又是一场特殊的战役,如果说普通急诊医学重在依靠医护人员的技能实现个体救治,灾难医学则更多地依靠整体的流程管理和措施,实现群体救治。我们努力做到凡事有预案,以防突发情况。”王韬在电话里语速飞快地告诉上海科技报记者。


响应国家关于“医护人员除了看病,也要为生命健康做工作”的倡导,王韬在一线参与现场救治的同时,还加班加点,和东方医院刘中民院长以及其他前、后方人员默契合作,编写了两本科普书籍——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疫情来临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居家防护指南》和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学生防护读本》。前者设置了“快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的基础防护知识”和“居家战‘疫’”三个主题内容,含“如何安排一日三餐”“如何保持平稳心情”“家有宠物怎么办”“居家运动知多少”“出去上班怎么办”等百姓迫切关注的居家防护知识;后者分基础篇、应对篇、治疗篇和辟谣篇四章,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途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和预防等内容,以通俗生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全面的解答。两本书分别已入列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抗疫科普创作重点支持项目。王韬表示,目前的疫情下,对策应该是疏强于堵,所以这两本书都针对特定人群,花不少篇幅介绍了居家隔离的措施,而且提供了免费的线上电子版。


作为医学科普志愿者团队“达医晓护”的创立者、新媒体时代医学科普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王韬一直致力于对公众进行健康知识科普和急救技能的培训。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2018-2019年在上海实施智慧蓝领项目,他带领科普团队发挥专业优势,为近2500个蓝领工人进行现场培训并参与组织开展20余场急救技能竞赛活动,同时他牵头创立的以线上健康调查、健康科普、健康征文、健康问答等为主的 “智慧医典”科普平台,半年时间就为超过2万蓝领工人提供了科普服务。


这次的救援经历,王韬感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往主要是靠临床经验做科普,这次亲临一线使他“真正从微观到宏观、从传统医疗现场走到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没有硝烟的战场”。现场的一线抗疫工作让他得到了科普工作更鲜活的源泉、动力和灵感,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础。据了解,在刚刚公布的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中,也有王韬的名字。


他的同伴——达医晓护子品牌“息息相关”的主编李俊、“萌宝养成”的主编沈健等医护人员,在这场疫情中也既在一线发热门诊坐诊,又创作相关科普图书,达医晓护团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周敏杰还在全球通云上大讲堂举办了主题为“民众在新冠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自我防护”分享会。


东方医院灾难医学研究所和王韬兼职任教的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灾难医学、医学传播等学科交叉的创新优势,启动了“抗击疫情”专项课题的申报工作,积极为一线疫情防控与应急决策出谋划策。从2月12日申请通知发布到2月18日,共收集到了36项申报书,其中19项来自东方医院,17项来自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经评审,共立项18项。


王韬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研究灾难医学的人真正遇到灾难的机会也不多,以往的灾难医学更偏重应对龙卷风、暴雨、爆炸等自然灾难或社会上的人为灾难,对于像这次这样情况复杂的公共卫生灾难,大家的经验都不足,我们的经历,对推动我国灾难医学体系的完善会很有帮助。


谈到自己参与这次救援工作的感受,王韬描述它“是从一种跃跃欲试到紧张,到忘我,再到泰然处之的过程”。


来源: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上海科技报

来源:gh_7baf8471087f 今日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I0MjQzNg==&mid=2653108831&idx=2&sn=385111a46a95eba8b7695e7fc24610d9&chksm=8d14b134ba63382271d279f86fbd874dbc13afac45018dd0c026a83c60f98f082994ab9b61b8&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科协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