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AFM》:细菌感染不用怕!Ag纳米粒子簇干掉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29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滥用抗生素,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细菌感染已成为公共卫生的最大挑战之一,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在学术研究和临床治疗中,迫切需要开发更有效的抗菌材料和方案。

Ag纳米颗粒(Ag NPs)作为广泛研究的广谱抗菌剂,能够释放Ag+离子破坏细菌膜,干扰DNA/RNA复制,从而消灭细菌,并且不会产生抗性细菌。然而,由于很难将靶向部分固定在Ag NPs表面,因此该领域的报道很少;而且一旦将靶向抗微生物肽或聚阳离子固定在Ag NP上,其稳定性会受到损害,同时修饰的Ag NP可能存在潜在的细胞毒性。

亮点近期,合肥工业大学的查正宝教授、何涛教授成功合成了pH响应的Ag纳米粒子簇(AgNC),当AgNC暴露于细菌感染的酸性微环境中时,可以重新组装成不均匀的Ag NPs并释放大量的Ag+,极大提高了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大肠杆菌(E. coli)的抗菌活性。细胞实验证明了AgNCs的细胞毒性可忽略不计,可以在体内应用,并且可以作为有效的伤口敷料加速MRSA感染的愈合。这种AgNC将为靶向抗菌应用提供新的材料和策略。wt_a52332020001060836_46ceb8.jpgAgNCs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研究人员使用含有原酸酯链段的功能聚合物作为稳定剂来合成AgNCs。在固定细菌时,原酸酯片段可在酸性微环境中水解;然后AgNCs裂解并释放出大量单个Ag NPs,极大地促进细菌的即时杀灭;由于大多数稳定剂已被裂解,因此疏水性更大,并且可能进一步聚集在一起,形成围绕细菌的不均匀的Ag NPs组装体,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可持续地抑制/杀死细菌。wt_a42302020301060836_49c2d3.jpg图1. AgNCs的合成及在体内的创伤愈合机理体外抗菌研究人员将AgNC用于图2所示的体外抗菌研究,AgNCs和PEG-Ag NPs与细菌悬浮液孵育后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但是与PEG-Ag NPs相比,AgNCs孵育的E. coli和MRSA的活力要低得多。这表明当同时使用典型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时,Ag NCs的抗菌性能明显优于PEG-Ag NPs,具有出色的体外抗菌活性。wt_a22322000301060836_4cdc0b.jpg图2. AgNC对E. coli和MRSA的体外抗菌测试感染的皮肤伤口愈合研究人员进行了MRSA感染皮肤模型以评估AgNCs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如图3所示,在大鼠的背部创建伤口并与MRSA孵育。结果显示,AgNCs组的治疗具有明显促进伤口愈合和抗发炎能力,伤口闭合率在10天后达到98.5%,远高于PBS组的69%和PEG-Ag NPs的78%。并分别在第4、8和10天获取伤口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在第4天,AgNCs组的炎性细胞很少,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上皮和胶原纤维的基本结构;第8天时,PBS和PEG-Ag NPs组中仍存在大量炎症细胞,而AgNCs组观察到规则的上皮结构和更多的成纤维细胞;在第10天,AgNCs组形成完整的上皮组织和成熟的毛囊,伤口几乎完全愈合。wt_a52332020001060837_5084ef.jpg图3. AgNC对感染伤口的愈合测试体内生物相容性和毒性最后,研究人员通过H&E染色分析,以确定在大鼠注射AgNCs 14天后对体内器官是否有任何损害。
结果如图4所示,AgNCs组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组织缺陷,表明其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为了进一步研究长期的组织毒性,研究人员收集血液并应用于血清生化测试,从图4B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表明AgNCs的长期生物毒性完全可忽略不计。wt_a42302020301060837_5336eb.jpg图4. 生物相容性和毒性测试在本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Ag纳米粒子簇(AgNCs),当其暴露于细菌的酸性微环境条件下时,能够重新组装成不均匀的AgNPs复合体并释放大量的Ag+从而杀死细菌,并通过实验证实了AgNCs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可忽略不计的细胞毒性。我们相信这项技术将在伤口敷料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望改善细菌感染在临床中难以治疗的现状!

来源:Polymer-science 高分子科学前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M5NzA5OA==&mid=2651726862&idx=4&sn=3784b1858bb200eb6961bc084e252306&chksm=8b4a364bbc3dbf5dc08aa189dd697cc1ebe9879b1eb07e952d0fff2d12aaad59420176288580&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细菌 纳米粒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