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奶牛高原适应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3-10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近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牧复合系统草食家畜营养生理调控与健康养殖”科研团队,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奶牛高原适应性机制探索中取得新进展。

  在哺乳动物中,高海拔缺氧易导致病理状态,影响包括肺、大脑、肠系膜、外周血管和视网膜等代谢活动。娟珊牛作为重要的奶牛品种,其牛奶以高蛋白质和高脂肪著称。西藏地区实践证明,娟珊牛与西藏本地牛杂交后,杂交后代初生重、生长发育、产奶量、乳品质等均有明显改善。

为了明确娟珊牛高海拔适应性分子机制,该团队经过多年研究,通过分析血液蛋白质组和miRNA数据发现,高海拔缺氧可致娟珊牛免疫功能低下,但处于高海拔缺氧环境的娟珊牛可通过抑制急性期反应、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促进LXR/RXR活化,从而调节炎症稳态,适应高海拔缺氧环境。该研究为西藏地区良种奶牛引种、奶牛健康养殖精准营养调控、草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该研究得到科技部、中科院、湖南省科技厅和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等资助。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003/t20200309_4737102.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营养 奶牛 高海拔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