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创业和创新的梦想?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6-06-02

   

    一位中职毕业的汽车修理工,最终走上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颁奖台。这是天方夜谭吗?当然不是,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全国劳动模范王洪军的身上。这位一线工人发明的“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共有50多项100多种,不仅解决了高难钣金整修问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还在5年内为企业挽回报废损失3400多万元。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把我们带进一个可以创造无限可能的时代,创造性思维则直接决定着城镇劳动者素质的高低。面对同样的生产难题,有人只能束手无策,有人可以手到擒来,看上去是技术水平存在高低之分,深处的差别却是创造性思维的多寡有无。

  其实,许多医生常用的叩诊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18世纪,人们无法知道患者胸腔里到底有多少脓水,时常出现误诊。某一天,一位奥地利医生偶然留意到酒馆伙计边敲酒桶边听声音,依此判断酒桶内还有多少酒,顿时恍然大悟——人体胸腔的脓水是不是也可以用叩击的方法来判断呢?试验成功了,叩诊法由此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在今天的中国大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兴起。就国家而言,推动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离不开亿万劳动者的创业与创新。来自社会底层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不仅可以强力刺激各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更可以倒逼改革那些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让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起来、动起来”。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这个“人”,指的就是正在各行各业不同岗位创造财富的劳动者。放到10年以前,究竟能有多少人可以预见到,那些穿行街巷的快递小哥,会在今天成为支撑起社会运转活力的“毛细血管”?又能有多少人可以预见到,只需一个网络教育的平台,即便是穷乡僻壤的学生,也可以在电脑前学习世界顶级名校的公开课?

  “人之需万千,不能尽由己足,方有商。”在经济发达国家,市场高度饱和到“城市的每一寸草坪都被人工修剪过”的程度,逼迫人们只有依靠创新去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相比而言,中国尚处于发展中,市场离饱和还差得远,生活中的抱怨很多,难题更多,创业与创新的商机几乎随处可见。这就是说,抓住那些人们需要但无法形容和表达的需求,探索新的消费热点和生活方式,就是城镇劳动者创业与创新的最宽敞的“入口”。

  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7000多万市场主体,这就是今日中国所拥有的创业与创新的雄厚“本钱”。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知识日益普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再泾渭分明,这就使得创业与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何况,创造性思维从来没有职业之分。身处一线岗位的劳动者,直接面对众多生产技术难题和日常生活需求,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只须时时处处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次“怎么办”,让自己的思维广度无穷地扩展,就有可能发明出新的创意、工法技法和服务方法,就可以在科学技术涅槃传统产业的颠覆重构中,走上创业与创新之路,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实现自己的希望和梦想。

  

来源:科普中国网

原文链接:http://www.kepuchina.cn/2016zt/2016zhuanti01/2012zhuanti/sqtc/201606/t20160602_11679.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