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1/5常规周期!预防复发,乳腺癌术后放疗加速“极限”迎来新标准?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07

来源:e药环球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对于早期乳腺癌,在手术后通常需要放疗以减少复发风险。《柳叶刀》最新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显示,术后放疗周期有望大幅缩短,从常规3-5周方案压缩到1周。这一诊疗技术上的“极限挑战”,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大大减轻了治疗负担! 

wt_a52352020008004309_d22e6e.jpg

截图来源:Lancet


数十年来,乳腺癌术后传统常规放疗方案都是5周25次,每次2 Gy(放射剂量单位)。近些年,来自英国、中国、丹麦临床试验表明,总剂量更低、周期更短——称为“大分割”方案也同样安全有效。目前,为期3周共15次的疗程也已经在国际上作为术后局部放疗标准方案得到应用。
不过,一些医生科学家仍在探索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的方案,放疗周期还有再加速的空间吗?
在这项名为FAST-Forward的随机3期试验中,来自伦敦癌症研究所的团队评估了两种“超分割”方案——1周放疗,且总剂量进一步减少,及其和3周方案相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试验在英国97家医院开展,纳入了接受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的浸润性乳腺癌成人患者共4096人,患者随机分组接受15次共40 Gy剂量(3周+),或5次共27 Gy剂量(1周+),或5次共26 Gy剂量(1周+)的全乳或胸壁放疗。



整体而言,三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复发、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情况相似。
具体来看,中位随访时间近6年(71.5个月),有79例患者出现同侧乳腺肿瘤复发,其中40 Gy组31例,27 Gy组27例,26 Gy组21例。相较于3周的40 Gy剂量组,缩短到1周的27 Gy组复发风险降低14%,26 Gy组复发风险降低33%,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
再来看5年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率,40 Gy组为2.1%,27 Gy组和26 Gy组的估算绝对复发率分别降低0.3%和0.7%。

wt_a12302200508004309_dad6da.jpg

▲两种超分割放疗方案的复发率更低,但无统计学差异(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不良事件方面,放疗效应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在放疗后5年时,经医生评估的乳房或胸壁正常组织出现放疗效应,三组中分别有9.9%(98/986)、15.4%(155/1005)和11.9%(121/1020)。最常见的中度或显著效应是乳房萎缩,其他包括乳房变形、硬结以及水肿。
在放疗后1-5年中,所有经医生评估的放疗效应,27 Gy组比40 Gy组风险显著高55%,26 Gy组风险高12%但不显著。根据患者和影像学评估结果,相较于40 Gy组,27 Gy组的放疗效应有所增加,但26 Gy组没有明显差别。
基于上述结果,研究团队认为,对于早期乳腺癌术后预防复发,1周5次共26 Gy的超分割放疗方案并不比3周15次共40 Gy的大分割方案差,而且在长达5年的时间内对正常组织都是安全的。相较于现有的3周或5周疗程,1周的放疗方案更方便,成本更低。


同期刊发的评论文章认为,这项试验带来了有力证据,表明现行的乳腺癌切除术后放疗的疗程尚未被压缩到“极限”;但同时,对复发和不良事件的长期随访也非常重要,既往有数据提示,经过5年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该试验中比例达89.1%),远处复发的风险通常可持续至少15年,心脏毒性也是增大单次放射剂量所需要关注的长期安全性问题。此外,另一种缩短乳腺癌术后放疗周期的策略——部分乳腺加速放疗(APBI)的目标患者人群也是相同的,相关研究的更长期结果有助于优化细分患者选择。

评论文章指出,总的来说,1周“超分割”方案可能会改变临床实践,但仍然急需更长期的随访结果作为支持。
乳腺癌是影响女性的主要癌症之一,期待这些不断迭代的放疗方案能得到更进一步的验证,为患者减少一些苦痛。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Adrian Murray Brunt, et al., (2020). Hypofractionated breast radiotherapy for 1 week versus 3 weeks (FAST-Forward): 5-year efficacy and late normal tissue effects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 non-inferiority,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0)30932-6

[2] Antonin Levy, et al., (2020). 1-week hypofractionated adjuvant whole-breast radiotherapy: towards a new standard? . The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0)30978-8l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ey_global e药环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zUyMzUwNw==&mid=2247494370&idx=2&sn=e8a74c23c3bad3a487ef0b0d83194577&chksm=e886fabedff173a8134df723df9c43e38959492e83479858ab6c203842c491d55eee28008742#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健康 癌症 乳腺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