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解读 | 沈剑毅:加快转型升级 ——疫情影响下的上海印刷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22

来源:中国印刷

今天推送《疫情影响和冲击下的中国印刷业》主题专刊中由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理事长沈剑毅撰写加快转型升级 ——疫情影响下的上海印刷业》一文,探讨疫情影响下,上海印刷业的发展机遇与动力。



加快转型升级 ——疫情影响下的上海印刷业


文/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理事长

沈剑毅


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印刷业在上海市“四个品牌” 建设特别是“文化品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上海印刷业发展稳中有变,各区印刷产业发展特色凸显,国家绿色创意刷示范园区建设成果显著,上市公司龙头作用不断突出,全行业正在从传统加工制造业向现代生产服务业迈进,从加工赢利模式向服务赢利模式转型,并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刷业紧密服务于出版、食品、医药、日化、服装、纺织、电子、快消等多个行业,毫无例外地受到严重的冲击。


 一、疫情下的上海印刷业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印刷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疫情防控所需的科普图书、宣传海报等大量 出版和发放,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口罩、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外包装和标签用品的需求暴增,印刷企业克服重重困难,在采取最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下,积极主动调整产能,紧急复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产品的相关印刷任务。 


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上海印刷企业也克服重重困难,将复工后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0%以上,但疫情仍在国外持续蔓延,行业企业面对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书刊印刷、包装印刷、数码印刷在内的众多企业,改变不了因订单不足、用工受阻、物流不畅等问题导致的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的事实,这些问题或将进一步影响到全年的经营目标。 


2月中旬,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开展“上海印刷企业受新冠肺炎区域市场影响情况”调研,10天内共有792家印刷企业参与调查,主要分布于松江、浦东、嘉定、青浦、金山、宝山、闵行等印刷企业集聚区,其中95%以上的企业不论规模、企业性质还是业务结构如何,都受到疫情的极大冲击;复工初期有超过75%的企业没有经营收入,还要承担人员成本、房租成本、贷款利息等运营成本。 


参与调查的印刷企业中有166家(占20.96%)企业使用自有经营场所,其余近 80% 的企业是租赁经营场地。其中,场地月租赁成本在5万元以下的429家(占54.17%),5万~10万元182家(占 22.98%),10万~50 万元158家(占19.95%),50万元以上23 家(占2.9%)。 


疫情影响下,2020年1月营业收入调查,10万元以下的283家(占 35.73%),10万~50万元的241家(占30.43%),50万~100万元的82家(占10.35%),100万~300万元的102家(占 12.88%),300万元以上的84 家,占10.61%。 


在印刷企业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调查项中,排在第一的诉求是希望获取财政补贴(75% 的企业选择),第二是希望税收优惠或延期纳税(62.75% 的企业选择),第三是希望减免房租(61.87% 的企业选择)。企业希望得到的金融支持,包括加大财政 贴息力度(占53.03%)、放宽银行贷款额度(占22.73%)和到期银行贷款展期(占20.96%)。另外,45%的企业有融资需求,大部分融资规模在70万元以上。


二、上海印刷业积极应对疫情挑战


(一)政府政策助力企业应对疫情挑战 


为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专项金融支持、保险、支持扩产增能、物资进口、 防疫产品科技研发等方面提出28条综合政策举措。这些综合 政策与国家的普惠政策合力, 对帮助印刷企业摆脱困境、渡过难关十分重要。例如,协调保障防疫物资供应,辅导企业做好防疫工作的标准化;对中小微印刷企业适当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制定减免社保基金等相关政策;租用国有企业房产给予租金减免的政策,可进一步给予企业停工期间租金补贴,对于自有经营场地给予贴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放宽银行贷款额度,对企业到期贷款给予展期;协调物资物流等上下游骨干企业,确保产业链有效运转等。 


(二)印刷企业的应对举措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形势,上海印刷行业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全力以赴保存量,千方百计抓增量,坚定不移促转型,以最大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1. 调整工作模式。结合企业各部门的业务特性,合理调整职工的工作模式,通过远程办公解决不能实地上班的问题,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替代传统的业务模式,实现疫情下企业亦能维持最基本的业务运作。


 2. 全方位做好经营压力的评估与测试,做好相应的应对预案。坚决削减所有可控制、可预见的成本,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投资。尽量保障现金流安全,保持企业现金流活力,维持现金持续的流入和流出,确保在支付员工工资、采购生产物料之后,企业还能正常地运营下去,并设法从中获取利润,谋求发展。


3. 评估供应链风险。企业生产制造是供应链上的一环,企业需建立专职团队关注及评估供应链上各环节的风险,如原材料供货商的供应是否有问题,客户的需求在疫情影响下会有什么变化,物流配送是否有问题等。供应链各环节需积极沟通,相互帮助,共同维护供应链生态圈的平衡。 


4. 研判客户行为,应客户运作模式的改变及时调整业务布局。受疫情影响,国内实体店面正常营业有待时日,加上网络教学、居家办公的开展,以及直播促销、在线扶贫、网络平台带货等新兴行业发展的影响,包括书籍在内的各种商品的线上销售更加如火如荼,客户对在线销售产品的需求倍增。上海东港、上海安全印务、上海航空印刷等公司认为疫情会倒逼全球智能物联、网联趋势的快速发展,市场可期,企业将在经营传统防伪票证、票据印制的基础上,抢占渐已兴起的 RFID等智能防伪标签市场。 


5. 全方位加快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布局发展。不仅是在内部生产流程上减少人工依赖,线上办公、业务开发、客户沟通、采购物流等方面也要延续推广下去,真正融入、顺应大数据时代,更好应对“灰犀牛”“黑天鹅”类突发事件。


 三、疫情后的上海印刷业发展趋势 


疫情对印刷业的影响是短期的,对印刷业长期发展趋势并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不管世界发生什么变化,印刷仍无处不在。上海印刷业将检视不足,勤练内功,朝更高质量的方向转型升级。 


(一)加强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深刻认识印刷企业发展面 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着力防范化解突发风险和日常经营风险,彰显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完善风险监控、预警和应对机制,通过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提高自身免疫力,最终实现降低风险的目的。 


(二)注重转型驱动和技术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经受疫情的考验后,广大人民群众将更加注重公共卫生,对书报刊,食品、药品、日用品包装的绿色环保需求提高;用工短缺、紧急生产、线上办公、电子商务、远程签样等,给印刷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也是一面镜子,将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细节放大化,反映出印刷企业的一些短板,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化,也会提高行业集中度。在长三角印刷业一体化发展规划下,上海印刷企业将更加注重转型驱动和技术升级,加强技术研发、市场快速响应、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等建设,对标国际一流科技,推动数字、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印刷领域的应用,布局少人化甚至无人化的智能印厂建设,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增强行业共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 


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印刷企业经历了纸张、油墨、辅助耗材等主要原材料短缺和供应商涨价,某些客户推迟、取消订单而某些客户订单加急不加价,设备技术服务和零配件 供应迟滞等等一系列状况。在困难形势下,印刷产业链上下游应联合起来,尽可能相互获 得有效订单,共克时艰,互惠共赢。只有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合作,融合共进,印刷行业才能化危为机,获得更好的发展。经此一“疫”,上海印刷企业将进一步取得共识,加快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崭新的开始。■


原文刊载于《中国印刷》2020年第3期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往期精彩回顾

区域解读 | 田武英:见证历史  浴火重生——疫情后湖北印刷业共克时艰的思考

权威视点 | 刘晓凯:在化危为机中赢得印刷产业发展主动权

首发 | 《疫情影响和冲击下的中国印刷业》特刊

《绿色原辅材料产品目录(2020)》全新微信版即将上线 打造品牌“升级版”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关于修订《绿色原辅材料产品目录》的通知

最难一季报:印刷圈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大跌近4成。及苦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数据解读:2020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6.7%,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利润下降38.7%

数字印刷技术在智能化工厂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

来源:zgys1980 中国印刷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Q3MjQzMw==&mid=2656602493&idx=2&sn=131d2293693f8384df90c31ed70f639c&chksm=8b12f723bc657e35253e2a401959214820f4a7001c7a240c5f25299fc0445df15afdb3a73fa8&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