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马凤霞/李程/罗鸿博首次通过单细胞转录组解析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7-28

来源:iNature

传统上,嗜中性白细胞的分类依赖于形态学,表面标志物表达或梯度分离,尽管简单而稳健,但不能捕获完整的嗜中性白细胞。一些中性粒细胞亚群重叠,从而使命名混乱,并引起有关中性粒细胞功能和个体发育的争论。另外,某些中性粒细胞亚群的确切功能和异质性的分子基础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仍然难以捉摸。

2020年7月2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马凤霞,北京大学李程及哈佛医学院罗鸿博共同通讯在Nature Immunology 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reveals neutrophil heterogeneity in homeostasis and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采用无偏见的系统方法,以单细胞分辨率解剖骨髓(BM),外周血(PB)和脾脏中的小鼠中性粒细胞群。通过这样做,该研究提供了健康和大肠杆菌感染宿主中分化和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转录状态的第一个综合参考图。

wt_a42302020728121408_0aa5a7.jpg

中性粒细胞响应炎症刺激而从循环血中迁移到受感染的组织,在那里它们通过吞噬,杀死和消化细菌和真菌病原体保护宿主。然而,嗜中性粒细胞种群是异质的。分化和成熟产生不同的嗜中性白细胞亚群,这些亚嗜中性亚群可以预先编程以具有不同的功能。离散的微环境可以改变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行为。此外,嗜中性粒细胞快速老化,寿命短以及进入和离开毛细管时机械诱导的细胞反应也有助于嗜中性粒细胞异质性。
传统上,嗜中性白细胞的分类依赖于形态学,表面标志物表达或梯度分离,尽管简单而稳健,但不能捕获完整的嗜中性白细胞。一些中性粒细胞亚群重叠,从而使命名混乱,并引起有关中性粒细胞功能和个体发育的争论。另外,某些中性粒细胞亚群的确切功能和异质性的分子基础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仍然难以捉摸。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可用于探索免疫细胞的异质性。在这里,研究人员采用无偏见的系统方法,以单细胞分辨率解剖骨髓(BM),外周血(PB)和脾脏中的小鼠中性粒细胞群。通过这样做,该研究提供了健康和大肠杆菌感染宿主中分化和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转录状态的第一个综合参考图。
该研究使用单细胞RNA测序分析了超过25000个分化的和成熟的小鼠嗜中性粒细胞,以提供嗜中性粒细胞在其稳态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成熟,功能和命运决定的全面转录情况。通过不同的分子特征定义了八个嗜中性粒细胞群。三个成熟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亚群来自不同的成熟骨髓中性粒细胞亚群。
在已知和未表征的转录因子的驱动下,嗜中性粒细胞在穿越转录环境时逐渐获得杀菌能力,这代表了对有效但平衡的嗜中性粒细胞应答进行精细调节的进化机制。细菌感染可重编程中性粒细胞种群的遗传结构,改变亚种群和原始中性粒细胞之间的动态过渡,以增强功能,而不会影响整体异质性。总之,这些数据建立了一个参考模型和总体框架,以单细胞分辨率研究嗜中性粒细胞相关疾病的机制,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来源:Plant_ihuman iNature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TE3MjUyOA==&mid=2247512486&idx=6&sn=9ee5e584cc498d4157174cc1b00fb4b7&chksm=fce6c279cb914b6f13efb3c102af98e5a9c86c820852d2924bb1a99a7c598bf37e2ad9439f60#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细胞 中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