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药库开发”高峰论坛暨管华诗院士从教55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9-03

但将春风化雨露,润得桃李满庭芳。8月19日,近200位海洋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学者相聚青岛,参加“蓝色药库开发”高峰论坛,并祝贺我国著名海洋药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教授从教55周年。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中国农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李杰人,正大制药集团总裁、正大青岛制药董事长郑翔玲,中国海洋大学党政领导于志刚、张静、闫菊、李华军、吴立新,原党委书记冯瑞龙、原校长吴德星、原副校长董双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微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等出席会议。医药学院院长于广利、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主持会议相关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首先代表学校向管华诗院士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祝贺,对出席庆祝活动的校友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管华诗院士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身体力行地带领学校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海洋药物事业的发展倾心倾力,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管院士深耕海洋药物领域,桃李芬芳。从教55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为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各相关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海大学人能够始终秉承管华诗院士海纳百川般的胸怀、兢兢业业的治学精神,将所学发扬光大,为学校发展争光、为我国的海洋药物事业添彩。 

会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范慧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朱海波、鲁商集团总经理凌沛学,中国海洋大学于广利、薛长湖、林洪教授等6位管院士培养的长期在海洋生物医药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代表,围绕我国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热点问题,从海洋生物医药的研究、海洋食品质量安全、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及人才配置等角度,汇报交流了各自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分享了事业长足进步发展的喜悦,共同谋划未来事业创新发展的蓝图。 

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管华诗院士倍感欣慰。他说,今天几位学生代表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每每听到他们对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认可、赞扬,做老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教师职业所特有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汗水到位,就会出类拔萃。付出的过程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要一直围绕着目标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途径,就是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拼搏。

 管华诗院士讲话 

管华诗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做学问要有宽广的胸怀。如同海大的校训一样,“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做到“虚怀若谷”。如何做到虚怀若谷,一个是忘却,忘却过去的烦恼,忘却别人和社会对你的各种不公。另外,要放下自己的负担,放下自己的包袱。只有放下和忘却,人的胸怀才能敞开,人生才能走得很远。 

在管华诗院士从教55周年学术研讨会环节,管华诗院士深情回顾了他55年的从教历程,畅谈了感想和体悟。他说,人生大概是这样,以生理年龄做一个纵轴,以自己的事业为半径,然后画个圆。这个圆的轨迹,就是人生的轨迹。事业,决定了半径,半径,决定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越多,圈就越大,能力、贡献就会越显著。

会上,管华诗院士的学生代表和亲朋好友代表踊跃发言,回顾了管院士不同时期一个个为师从教育人的难忘瞬间,表达了历久弥浓的师生之情、同学之感、同事之谊,对他从教55年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作出的突出贡献,表达了由衷的崇敬和钦佩之情。

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医药学院、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共同主办,旨在“促进学术交流、畅叙师生情谊,共谋事业发展”,共同探讨我国海洋生物医药、食品领域相关热点问题及研究动态。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听取了管华诗院士关于海洋药物研发情况的介绍并作出重要指示。此次会议就是为了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现我国“蓝色药库”开发的梦想的动员会。


 合影

人物链接:管华诗

管华诗院士是我国著名海洋药物学家,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196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专业,历任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青岛海洋大学副校长、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等。 

管华诗长期从事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参加了“海藻提碘新工艺的工程化”研究工作;70年代主持完成“海带提碘联产品-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重大研究课题,研制成功“农业乳化剂”等四个新产品并相继投产,为我国制碘工业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80年代首创我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90年代又相继成功研制了甘糖酯、海力特和降糖宁散等3个海洋新药和系列生物功能制品,且均实现产业化;系列海洋药物及生物功能制品产业化的实现,为我国海洋制药业的兴起、发展乃至雏形的形成做出了基础性贡献。在此期间,管院士及其团队以推动我国海藻业持续健康发展及糖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为目的,在利用褐藻胶、琼胶、卡拉胶及壳聚糖制取海洋特征寡糖的关键技术问题上,克服了许多糖类研究的相关技术难题,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系统建立了海洋特征寡糖规模化制备技术体系,并构建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以糖库为基础,目前在研的4个一类候选海洋新药处于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其中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海洋新药971,已顺利完成三期临床研究,将成为服务全民健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磅创新药物。积累形成的“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我国海洋、水产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推动了我国海藻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糖化学与糖生物学的深入系统研究,为海洋糖工程药物的研究开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主持编著了我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海洋药物应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海洋中药和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大量基础性科学资料。

在长期积累过程中,管华诗创建了我国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药学本科专业、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中心和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产业化体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了我国高校最早的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药学本科专业,已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了由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构成的相对完善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我国海洋药物方向的首位博士,迄今为止,共培养了56名博士、33名硕士,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目前,管华诗院士还培养着博士生11名、硕士生7名。

由于管华诗院士的突出贡献,他荣获了迄今为止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及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何梁何利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十余项。

新闻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来源:CSOL1950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ouc.edu.cn/2e/03/c10639a208387/pagem.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海洋 管华诗 药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