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动力2号”飞机给我们上了一堂“创新课”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6-08-09

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当地时间7月26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降落,完成史上首次不耗费任何燃料、完全依靠太阳能作为动力的飞机围绕地球一周创举。这是人类航空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洁净能源的开发与使用也别具意义。

但是,对于中国的政府部门、科学家和企业家来说,这架花费了约1.5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近10亿元)的太阳能飞机,不仅改变了我们看待“不可能事件”的方式,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政产学研”结合创新课。结合近日的“巴铁”事件,“阳光动力2号”将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创新,就是要做常人看来不可能的事。

阳光动力2号并非世界首架太阳能飞机,但是只有它创造了多个人类纪录。其实这并非偶然,孕育阳光动力2号的瑞士是世界上人均拥有专利比率最高、人均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最高的国家。此外,瑞士自2009年开始连续6年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排名第一;2014年创新联盟记分牌第一;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亦居首位;并在人类大脑计划、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大型国际项目中扮演主角。而瑞士的国土面积仅与南京市相当。

如果把阳光动力2号当作一个样本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项创意提出后有2个非常关键的节点:

一是得到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大批科研人员的支持。他们承担了阳光动力号的可行性研究,大学的20个实验室在随后的几年中研究相关课题,包括太阳能、计算机、建模、新材料、电子学以及机械学等。

二是获得了世界各国12家企业资助的真金白银。这些企业为阳光动力号的制造和环球飞行,投入1.5亿瑞士法郎,还提供了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自动控制系统、机身碳纤维骨架结构等关键装备及配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长达十余年的项目中,瑞士联邦政府只投入了几百万瑞士法郎,其他全部来自私人企业投资。

可以说,阳光动力号得以成功环球飞行的2个关键要素,恰恰是我国产学研合作的难点和痛点。

在自古就有四大发明的中国,提出一项大胆的创新创意并非难事。难点往往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2014年,我国R&D经费总量已达13015.6亿元,排名居世界第2位。但是,针对“异想天开”式创意项目支持却少之又少,科研人员申报的课题必须遵循各级政府制定项目指南,不在目录之列的创新创意绝大多数因此而“死在起跑线上”。

一些深谙科研规律的大学院所,近年来也陆续拿出经费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发散式研究,但是,这点有限的资金还是显得杯水车薪。创新投入的主体——企业往往在科研的前端缺位了。“不差钱”似乎已成为世界各国对中国资本的第一印象,但是当下的国内资本市场却过于看重眼前收益,不愿做科研失败者的“天使”,更愿意扮演成熟季节的“收割机”。然而,急功近利显然不符合“十年磨一剑”的科研规律。

“阳光动力2号”项目中,砸钱的企业,除了宣传主流的“环境保护”理念,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检验自己的产品在高空、低压、长时间飞行状态下的性能,顺带进行品牌宣传。

比如迅达电梯派出2位工程师参与阳光动力号研制,获得了宝贵的清洁能源开发经验,公司将其运用在怎样让电梯更加节能上,比如PF能源管理技术可以让电梯下行时收集能量,上行时释放能量,个人终端技术可以合理配置去不同楼层的电梯,突破性的太阳能电梯也正在开发过程中。德国拜耳公司为阳光动力号提供的碳纤维材料和保温材料,不仅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还确保储能电池在-40℃运转正常。目前这些材料已应用于建筑、汽车、飞机和家用冰箱制造。美国企业SunPower提供的航空太阳能板厚度仅有135微米,相当于人的一根头发丝粗细,还可以轻微弯曲。它的太阳能转化率达到22.7%,远远高于普通太阳能板。

合作企业将大批科技成果运用到各自产品中,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这就是门道,一旦实验成功,参与其中的企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这就是“阳光动力2号”提供给我们的产学研合作样本。(张晔)

(责编:魏艳、赵竹青)
内容来源:人民网科技

来源:人民网科技

原文链接: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6/0809/c1007-28622417.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太阳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