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为:组织创新聚力 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8-03

        7月29日下午,中国科协召开科技经济融合工作第二次专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和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和科技服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重点介绍了“科创中国”组织创新的实践与思考,提出“科创中国”建设要坚持目标导向,从国内、国际宏观发展趋势认识组织创新的意义。

       讲话全文如下:

组织创新聚力 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科创中国”组织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束为  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2020年7月29日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按照会议安排,我重点谈谈“科创中国”组织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一、坚持目标导向,从国内国际宏观发展趋势中看待“科创中国”组织创新

       “科创中国”组织创新,就是以组织力提升为核心,通过技术、人才的有效组织,把各类创新要素动员起来,通过组织聚能、赋能、提能,探索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集合的新模式新经验,把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一)从引领科技界投身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来要求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及时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遵循。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因时因势因能推进“科创中国”品牌,引领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界投身构建双循环格局战略部署,服务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突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实现服务双循环格局目标,就需要我们以组织创新来更加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国内产业链、创新链全球重构布局。这是我们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落实总书记对科技界的重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定创新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凝心聚力、共克时艰,落实中央关于“六稳”举措、落实“六保”任务的当务之急,更是塑造发展潜力、培植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

     (二)从国家创新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视角来认识

       国家创新治理现代化,创新主体多元协同合作是基础,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是关键。科协作为一个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既直接联系服务了千万量级的科技工作者,以人才优势创造出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优势,又能够把科技工作者之外的创新主体联系起来,连接产业经济与科技创新、国内与国际、社会与经济发展,形成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组织优势。可以说,网络结构是科协的基因、组织创新是科协的禀赋。我们探索“科创中国”的组织创新,就是做好“粘合剂”,有效链接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各创新要素;就是做好“连通器”,构建横向、纵向、混合连接的创新合作网络。从 “组织动员”到 “建立组织”,形成我们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通过组织创新,实现创新要素从物理连接到化学反应的聚集,提升资源整合能力;进而实现融合发展从单点突破到试点网络的聚合,提升资源协作水平;进而实现创新要素从无序连接到有序流动的聚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创新要素供需对接的道场,打通国际科技合作的通道,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提供科协方案,服务国家创新治理现代化。

     (三)从境外创新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来对标

       分析境外创新实践的成功经验,有四种比较典型的组织模式。一是大学为中心的成果和人才溢出模式。二是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模式。三是工业实验室为基础的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四是区域经济与社会的信任合作网络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其共同之处,就是能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因地制宜地把现代产业体系的四个基本要素——企业、金融、科技和人才,以及政策环境等要素有效整合起来,建立技术创新网络和交易平台,解决技术服务和交易成本太高的问题。对比过去经济发展经验,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的条件下,最需要的是社会组织、科技中介发挥好合作的桥梁作用,推进创新发展与经济融合发展,更好体现创新的独特价值。在市场发育成熟时,走向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战略规划能力、中介服务能力,特别是创新组织能力这些软实力。相较境外而言,当前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平台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是大了、而是小了,融合的能力不是强了、而是需要持续加强。我们推进“科创中国”组织创新,目的是促进技术服务与交易便利化,希望通过构建创新合作网络,把学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科技成果以及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经验和知识与产业对接,既导入人才、导入项目,带动地方的企业和金融结合,也导入产品、导入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更好地整合优化全球科技资源和要素配置,进而形成新的创新生态。

       二、坚持问题导向,从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实践中认识“科创中国”组织创新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平台载体创新等三个方面推进“科创中国”组织创新。

     (一)理念思路创新,站位更高

       1.从以活动牵引为主,到搭建平台、营造生态。基于国内外经验,现代技术创新已进入以构建创新生态为核心、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共进、加速科技在全社会生产传播扩散的新阶段。跨越“死亡之谷”,各地各系统都在探索,科协组织基于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从金桥工程、千厂千会协作、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到“科创中国”,我们从科协组织擅长的“会展赛”活动牵引,升级到搭建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创新资源集聚模式,构建创新合作网络,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生态。以年会为例,广州、杭州、哈尔滨三届年会之后,分别沉淀下来创交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四煤城”转型发展等工作平台和机制。从活动牵引到搭建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再到营造良好发展生态,工作理念不断升级创新,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服务更加多元、高效。

       2.把科技经济融合的组织创新,聚焦在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中国创新经济增长从过去粗放式走向精准化、中心城市带动、产业集群式区域经济发展,不只是产品、技术、资金集聚就可以实现增长,还需要区域创新文化、生态和组织网络建设,这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组织创新是“科创中国”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所在。我们推进“科创中国”组织创新,聚焦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这一中心目标,着眼头部企业、产业结构和组织网络等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重点,通过发挥科协组织优势聚合产业要素,带动地方找准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找准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和特色优势,找准实现方法和路径,构建创新组织网络,营造良好创新文化和生态,进而实现产学研真正的融合,让产学研共同组织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支持,发挥组织创新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中的“辐射器”“倍增器”作用,加速区域经济增长的聚变。

      3.坚持高位推动、地市为中心。我们结合“会地合作”,建立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与省委省政府牵头的省级协调组,建立地市负责人、省级牵头部门负责人和中国科协挂点干部组成的试点城市(园区)工作组,向试点城市(园区)选派挂点干部,矩阵式管理、扁平化合作,高位协同推进试点工作。同时,我们坚持以省级为统筹、地市为中心,下沉两级为地市一线导入急需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带动政策、金融等资源共同投入,通过人才、技术评价实现精准对接,面向企业产业实际需求提供解决方案,通过组织赋能实现长效跟踪服务。

    (二)方式方法创新,做法更实

      1.线上线下双融通。针对国内创新要素分散、协作水平低、中小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发挥线下组织优势和渠道优势,打造线上线下双融通平台。我们以技术创新全链条专业化服务为内容,建设“科创中国”动态运营的“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及数字化技术交易和服务平台,这是我们推进线下组织网络在线上实现“云连接”的重要探索,以线上组织创新降低搜索成本、信任成本、匹配成本,培育“互联网+技术交易”全域互动生态。

       2.国内国际双循环。总书记强调开放交流是关键路径,团结合作是人间正道,“科创中国”要建设成为跨界合作、无界交流的国际化平台,要求我们不仅要开展国内高水平的合作,还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和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科技要素和技术要素,推动建立合作共赢、利益共享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新组织新机制新网络。我们发挥科协组织国际化优势,以“会展赛”活动牵引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区域创新发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面向全球举办线上国际技术交易路演,调动国内外企业、高校、院所、园区、中介组织、投资机构等的积极性,拓展国际创新资源,构建云上联动、云下服务的国际技术贸易和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

      3.政府市场双链接。从常规服务供需对接、牵线搭桥,到发挥科协组织公认第三方的身份优势,撬动政府和市场联手,以“市长+市场”链接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广泛协同人才、技术、政策、资本等要素,跨界联合,平台聚合,带动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于去年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取得丰硕成果,更大的收获是峰会撬动了温州市委市政府设立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打造青科孵化加速器,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科创基金,探索设立青年峰会奖项,筹建世界青年科学家联盟,“一会”+“一园、一器、一基金、一奖项、一组织”模式,成为助力浙江乃至长三角招才引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4.聚能赋能双促进。我国新兴产业“缺芯少基”等问题仍然突出,许多科技成果难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单纯的“聚能”难以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我们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人才优势,探索以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以技术创新供给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技产业双促进和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公益型社会组织的平台和枢纽优势,汇聚了产业界、学术界、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各方面,从学会到组建联盟、成立企业,通过聚能赋能双促进,推动集成创新,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贴合和高效对接,为产业插上了创新的翅膀。

    (三)平台载体创新,活力更强

       1.打造新型创新组织。我们通过科协组织的链接、焊接,探索创新资源线下多样化集聚模式,推进组建“科创中国”百人会、“科创中国”联盟等各类新型组织,打造线下创新组织和合作网络。“科创中国”百人会和青年百人会,聚焦“人才”,我们邀请国内外科技、经济、政府、产业、金融、法律、媒体等方面代表人物,集众智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科创中国”联盟,聚焦“机构”,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汇聚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园区、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社团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打造新型合作组织;“科创中国”联盟下设专业化的投资联盟、开源联盟等,协同撬动资本的力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汇聚产业和技术开发主体共同营造开源生态。同时,我们指导试点地市(园区)围绕企业、金融、科技和人才等要素,因需因能组建地方的新型创新组织,使它们成为“科创中国”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共同构建全国试点组织网络。

       2.探索创新服务载体。从科技志愿服务出发,逐步打造“三库一平台”,按照产业链、价值链遴选整合全国学会人才资源,针对性组建科技服务团,作为我们人才导入地方和企业的一种重要组织载体,精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从金桥工程到“科创中国”,我们持续把人才和技术导入基层、导入企业,同时撬动政府政策、金融资本等“催化”要素,从新兴产业抢滩、传统产业提升、重点企业转型、技术改造到双创项目落地等不同层面,因时因势创新探索出了学会企业协同创新联盟、学会服务站、离岸双创基地等为代表的10余种服务载体和服务模式。服务载体和服务模式的常态化和可持续化,就需要各参与主体共同把做法变为机制,切实使服务载体和服务模式实现从学术共同体向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升华。

       我们从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平台载体创新等三个方面推进“科创中国”组织创新,要始终加强工作统筹,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同步,坚持组织设置、运行、管理等与组织制度体系建设同步,切实给组织赋能、提能,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以制度体系的执行力增强组织的生命力,确保有效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三、坚持任务导向,从协同推进试点探索中落实“科创中国”组织创新

      为了有效推进“科创中国”品牌建设,中国科协、试点省份和地市成立三级领导机制,中国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省级层面负责统筹协调,地市层面负责执行落实。下面,我结合各方面职责任务,强调以下工作要求。

     (一)中国科协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

        一要统一归口。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科创中国”建设日常工作,同步推进数字化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试点城市网络、新型创新组织和有效评价激励机制建设,确保工作有机衔接。选派机关干部成立挂点工作组,挂点工作组按照领导小组部署要求,要做好各方面联络服务工作,遴选匹配科技服务团,深入企业、深入基层,锤炼务实作风,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配合地方推进试点工作。

       二要统一平台。进一步加强“科创中国”数字化平台与科技服务团、试点城市、技术路演等工作的统筹力度,各有关工作项目要尽快融入平台,特别是通过平台建设,把“问题库”“成果库”“开源库”等“三库”建设好,把“三库”发展好,打造成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库、案例库和发展的问题导向库;平台要为试点地市(园区)设置分平台,试点地市(园区)要及时入驻平台;要组织推动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优质外部资源入驻平台,丰富平台参与主体;要尽快完善平台功能模块、标准规则、运营机制,突出服务与交易,集中力量打造“科创中国”服务特色和竞争优势。

       三要统一推进。我们要紧盯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聚焦地方技术创新堵点和痛点,精准发力,统一推进平台建设、科技服务团、技术路演和国际人才及项目引进,统一把创业、创新公司孵化基地建设好。要协调联动,确定好发展目标,把各城市园区、挂点工作组和各级学会、地方科协以及地方科技力量、企业力量统筹好,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沟通顺畅,协调有力,避免自圆其说、隔空喊话、各唱各的调儿、各吹各的号。通过试点实现组织模式创新和工作机制的创新,特别是通过持续的组织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增添动力,培育一个有效的组织机制和生态环境。

      (二)试点省(区、市)要加强领导、资源下沉

       一要健全领导机制。“科创中国”试点落实在地市(园区),省级层面要加强统筹协调,精心指导试点地市(园区)做好试点工作方案,关注试点推进情况。“科创中国”试点工作已纳入与部分省份的“会省合作”战略协议,由会省合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未签订战略协议的省份,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负责同志挂点,与地方负责同志共同研究推进试点工作。由于试点涉及“政产学研金服用”各创新要素,需要地方组织、宣传、发改、财政、工信、科技、农业等部门联动,协同推进试点工作。

      二要协调导入政策。试点工作涉及科技经济融合的产业经济政策事权多在省级层面,试点地市(园区)遇到的政策瓶颈,省级层面要善于帮助解决、积极导入政策资源,支持试点地市先行先试。此外,省级牵头部门和科协,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协调有力,做好中国科协层面供给导入、省级层面相关要素供给和地市发展需求的统筹协调工作。

    (三)试点地市(园区)要摸清需求、执行保障

       一要完善工作机制。试点地市(园区)应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根据“科创中国”总体要求和地市(园区)实际,找好工作载体和切口,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做好市级层面统筹协调工作,坚持聚焦重点,分步推进;试点先行,探索机制;精心落实,抓出成效。

       二要摸清产业需求。地市(园区)要根据发展实际,按照突出企业主体、健全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则,明确1个有区域优势、有竞争力和特色的产业;明确2个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以及试点建设的支持方式和落地举措;明确3个产业培育方向,协同做好供需精准对接落地。

       三要做好配套保障。“科创中国”服务地方以导入人才、导入技术为核心,需要地方配套导入政策、导入资本,同时,在试点过程中,需要地市(园区)在新型创新组织建设上多下功夫。新型创新组织是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应该是试点的主要成果。我们期望通过“科创中国”的实践和试点网络城市的努力,建立永不落幕的科技与经济融合组织生态,形成落地的组织和服务产业的机制设计,激活社会组织网络,提升科技经济融合的组织力和生态建设。

       四要打造“样板间”。22个试点地市(园区),基于自身发展阶段,试点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有的以全域科普,或者以人才培训作为目标;有的以园区建设、区域重点企业的建设和区域产业发展作为重点;还有一部分可能围绕着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侧重海外技术和资源导入。我们根据试点城市发展需求打造不同组合、不同模式的示范服务套件。“科创中国”在组织创新方面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我们要切实遵循科技规律、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遵循创新发展、科技治理和科技群团的规律,共同探索实践、大胆组织创新,不断优化和完善开放型、枢纽型和平台型的科技组织,构建符合区域特点的产学合作组织,探索以产学研融合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共同探索打造一批科技经济融合“样板间”,为下一阶段复制推广做好试点示范。

    (四)全国学会要按需组团、精准服务

       一流学会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服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是“科创中国”的一大亮点、一大组织特色,也是“科创中国”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全国学会发挥人才和组织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形成了一批成效显著的典型经验模式,我们要坚持好、发扬好;在“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新形势下,各学会要坚持创新组织方式和组织载体,做深、做实、做强科普、学术、智库等公共产品,精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努力打造新时代“样板”。各学会要注重协同配合,牵头组建服务团的做好“主角”,加入兄弟团组的当好“配角”,努力成为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团体冠军队伍的主力队员,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学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组织力。

       同志们,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考验,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创新自信,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要求,胸怀“两个大局”,突出“合作发展年”主题,共同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动力,实现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科技 发展 协同创新 经济 组织 服务创新 经济建设 中国模式 平台经济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