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个世界粮食日:粮农遗传资源关乎未来粮食安全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0-16

今天是第38个“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每年这个日子,世界各国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世界粮食纪念日,起源于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

微信图片_20181016161234.png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努力实现零饥饿”,我国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作为一家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构,高度关注遗传资源保护。借此今天笔者想谈谈: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于未来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这也是最近在参加“农业生物多样性改变食物系统研讨会”之后比较深刻的一个感受。

我们知道,粮食和农业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是维护一个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它对于满足人类基本的食物和营养需求,维护和提高生产系统的效率和复原力,以及促进可持续膳食和生态系统服务(如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然而,在20世纪,世界各国因推广和单一种植高产品种而放弃了成千上万的地方传统作物品种资源,导致大量作物遗传多样性快速丧失。

微信图片_20181016161841.png

从我国的情况来说,生物遗传资源,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农业生物多样性及遗传资源的保护,对于我国未来粮食安全极端重要。过去我国对资源管理以及保护不够重视,研究力量薄弱,存在着不少作物遗传资源流失国外的情况。前些时候,在云南地区发现荞麦两例新野生品种——美荞、亮荞,数量极少,属极度濒危物种。它们的发现对于遗传资源起到了重要价值,也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资源遗产。鉴于此,中国绿发会周晋峰博士与周美亮博士一直在共同呼吁、并用实际行动来推动野生荞麦保护。

再者,当前,全世界粮食系统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农业供应链还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的严重风险。

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全球粮食供给、保障未来全球几十亿人口营养安全?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粮食遗传资源上能够自给自足,所以遗传资源的流通非常重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国外获取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以确保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保存了40多万份作物种质资源,但是,就目前中国种植的大田农作物种类来看,原产于中国的种类并不多,迫切需要从国外获得作物品种资源包括原产的野生近缘种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建议中国加入《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的缘故之一。

尤其是,2016年9月,我国已经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以下简称《名古屋议定书》,已于2014年10月生效),这种情况倒逼中国应该尽快加入ITPGRFA。《名古屋议定书》旨在促进遗传资源的获取,并确保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生物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一方面,ITPGRFA与《名古屋议定书》互为补充,前者是多边体系下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后者是双边基础上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另一方面,ITPGRFA与《名古屋议定书》各成体系,具有平行的法律地位。目前ITPGRFA附录1列有64个作物(种或属),包括几百个种,这些种类作为粮食与农业用途,将被排除在《名古屋议定书》获取与惠益分享的范围之外,而且ITPGRFA将来发展的附录2、附录3会将更多的遗传资源将排除于获取与惠益分享的范围之外。中国加入ITPGRFA后,将增加我国在ITPGRFA的话语权,并能策应《名古屋议定书》的履行,从而从多边和双边全方位地保护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流失和惠益共享,并尽可能多地获取和利用国外生物遗传资源。由于中国最近已加入《名古屋议定书》,加入ITPGRFA成为当务之急。

文/Linda  核/花花  编/Angel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6404.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三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