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大事件丨我国首次在氧化物薄膜中直接观测到“斯格明子”……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1-30

●日前,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一种蛋白质能够帮助被称作“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该发现为未来治疗细菌感染提供了新靶点。据介绍,这种蛋白质可起到类似“隐身斗篷”的作用,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再被人类免疫系统发现,使免疫系统无法产生针对这种细菌的抗体。研究团队认为,未来有望将这种蛋白质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靶点,开发抑制其功能的药物,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能重新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抗体药物等生物制剂极易受到温度、酸碱度、压力等外界环境影响,在运输使用过程中,需要冷链处理或添加稳定剂,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和潜在安全隐患。日前,南开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一步法将抗体分子与金属盐、有机配体结合,实现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包裹抗体分子。这种新型的“分子盔甲”,可为抗体提供良好的热、化学及机械力的保护,使抗体寿命得到有效延长,其保护层可在温和条件下快速去除。

 

 

●近期,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改善橡胶林土壤碳氮组分构成和土壤环境研究中取得了可喜成果。他们发现,多年生直立灌木蝶形花科千斤拔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橡胶林下种植大叶千斤拔,在较短时间内对土壤总碳和总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改变了土壤碳氮组分构成,提高了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轻组碳氮、微生物碳氮和矿物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碳/有机碳、轻组碳/有机碳、微生物氮/全氮和轻组氮/全氮比。

 


●据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手术粘连的形成机理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基于抗体的疗法可以打破已经形成的粘连。研究人员发现,两种抗体的组合——一种靶向形成粘连的细胞,另一种静默“癌症细胞用来逃避免疫系统”的“不吃我”信令,可显著降低动物体内已形成粘连的严重程度。

 

 

●“斯格明子”是英国物理学家托尼·斯格明发现的一种奇特粒子结构,被认为是制造下一代信息存储设备的理想材料。近期,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陆轻铀研究员课题组利用自主研制的强磁场磁力显微镜,首次实现了氧化物薄膜中斯格明子的直接观测,为人们从微观角度认识和操控斯格明子提供了参考。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材料》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日前,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峰教授团队利用有机发光自由基材料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实现了接近100%的量子效率,解决了传统荧光发光材料发光效率低的问题。当前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材料通常是荧光和磷光材料,但前者发光效率有限,后者需要资源稀缺的重金属,导致成本提高。相较之下,有机自由基材料属于廉价的有机化合物,在实现最大化电转光效率后又降低了成本。该成果以吉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刊发。

 


113008时至12108时,新疆北部、青海北部、西藏东部、黑龙江中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伊犁河谷、塔城、阿勒泰等地有大到暴雪,局地有大暴雪(1022毫米)。贵州中部、广西、海南岛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新疆北部等地有46级风,阵风78级,山口地区风力可达10级左右。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


内容来源:AEIC学术交流

来源:AEIC学术交流

原文链接:https://www.keoaeic.org/consultation/158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免疫系统 葡萄球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