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敏和白明义课题组揭示赤霉素抑制拟南芥腋芽发生的分子机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23

来源:JIPB

株型是决定作物产量的核心因素之一,理想株型的改良与培育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植物的分枝或分蘖是株型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叶腋生长点干细胞是位于叶腋处被特异激活分裂的干细胞组织,是植物分枝形成的根源。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调控植物众多的生长发育过程。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赤霉素可以调控腋芽的生长,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近日,JIPB在线发表了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樊敏和白明义团队题为 “Gibberellin Repression of Axillary Bud Formation in Arabidopsis by Modulation of DELLA-SPL9 Complex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揭示了赤霉素抑制拟南芥腋芽形成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SPL9通过抑制腋芽起始关键基因LAS的表达来抑制腋芽的形成。赤霉素信号转导的负调控因子DELLA蛋白可以与SPL9结合,降低了SPL9DNA的结合能力,失去对LAS的转录抑制,从而促进腋芽形成。叶腋处特异表达的LAS可以结合并诱导GA失活的关键酶GA2ox4的表达,在叶腋处形成一个低赤霉素含量区域,使得DELLA蛋白积累,结合并抑制SPL9,从而提高LAS的转录,促进腋芽的形成。DELLA-SPL9-LAS-GA2ox4形成一个反馈循环途径,完美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对腋芽形成的精细调控。

 

20190423120321_934092.jpg

张琦琦硕士和王家刚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樊敏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上海植物生理和生态研究所王佳伟研究员提供了部分遗传材料。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山东省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该论文已于20194 19日在Wiley网站在线发表。

来源:jipb1952 JIPB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c5NzY4OQ==&mid=2650204728&idx=1&sn=35713e25477c14bc1c7eed2b1406939f&chksm=bec7022e89b08b3836af88baa8ca36016c2b18b7fda29b3b4bf6e787d5eaf608bfa84f26a168&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赤霉素 拟南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