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 除了“水刊”,我们真正还了解什么?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30

来源:小张聊科研

Scientific Reports(SR)目前被国人定位为四大神刊之一,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以灌水国人文章发表出名。众多高校机构逐步在考虑将其剔除常规奖励白名单。

20190430160219_b0a368.jpg

实际上,估计99%的国人研究者除了知道SR是神刊之外,对这本杂志的整体数据和学术背景几乎一无所知。本文来挖一挖SR背后真实的数据,看看一个真实的SR到底有多“神”,我们真正了解SR的水平吗?

在这里,先介绍一下SR的具体数据,然后再分析一下,我们是不是应该还SR一个公平一点的称呼。

 

首先,看SR的影响力。

2018年,SR在非学术领域的媒体机构具有广泛认知度,相关发表的研究被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朝日新闻、美国国家地理、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报道过,超过150万人次的月均阅读量。累计目前超过65000次的新闻报道。插播一句,SR并非只是生命科学和临床的研究,它已经完善的涵盖了从历史、地理、生化到物理等诸多科学学科。是一个具有非常强大的发展潜力学术杂志巨人,可以坦白说,SR的未来学术之路只会越走越宽,不会越走越窄。

 

然后,看SR的学术影响力。

目前SR的IF为4.122, 高于全球88%的期刊。2017年接近20万次的引用量,在全世界发表期刊中位居16位。有人会说,发表量大,当然引用次数就多。这其实不能一概而论。2018年SR有5篇论文位列“Altmetric 2018 全球100篇论文”,齐名Lancet、CNS和PNAS,位居前20%的期刊。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中前100名的大学都在SR发过文章。此外,众多国际政策性文件也引用了不少SR的文章数据,包括世界银行、WHO、美国疾控中心等。这些多维的数据足以说明了SR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实力。不能简单因为几篇被认为是灌水的文章,就把SR标上灌水的标签,看法着实有失偏颇。

 

另外,在文章投稿方面,2018年SR的拒稿例数为11,495篇,接受率为56%。虽然比不上高级的专业杂志的拒稿80-90%,但也是相当严格。杂志的评审过程包含了30多项的检查和多位独立reviewer的参与,平均修改次数1.6次。从投到接受时间平均4个月。

 

此外,SR的自引率也极为低。

20190430160219_b29e98.jpg

虽然前一段时间炒作四大神刊不被众多科研院所待见,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终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大可能性,SR未来依旧将会是国内众多高校和院所的首选和“救火之选”,虽然不明说。

 

SR每年灌水文章不少,此前还爆出了造假的文章撤稿和部分编辑集体辞职。实际上,按照SR发表文章的体量和其背后的巨大团队管理来说,这些错误在所难免。

 

换位思考

哪个全国顶级的三级医院不会出点医疗事故。

难道会因为这个顶级医院出了少量医疗事故、部分医师的资质平庸和病案的质量不稳定而认定医院很渣吗?

 

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经过2018年“神刊”舆论宣传和部分机构的拉黑,笔者发现,2016-2019年,国人发表在SR的文章,从原本稳定的7000多,腰斩到2018年的不到4000,今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时间,只发表了不到1000篇。估计2019年的发文量少于4000也是可能性很大(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

 

20190430160219_b5527a.jpg

总的来说,SR的发展之路,其实反映出来的是学者纯粹的追求与出版界管理模式、发展模式之间的矛盾。单纯的学术追求,不能养活全球众多的学术界。单纯的企业化的管理发展也不能有助于学术发展与进步。双赢才是未来正确的发展之路。

 

实际上,SR有4分多的影响因子。很多学者都会说,质量与其高影响因子并不匹配。实际上,这算是一刀切的判断。SR努力打造的,是一种跨学科的广泛影响力,并不是专精一个领域。

换句话说,SR是一本非典型的学术杂志,拥有非典型的影响因子。

但它在关键学术质量的把关上,仍然是值得为人称赞的。所以,当我们意识到SR的质量和影响因子并没有匹配传统专业领域期刊时,我们所说的“虚高影响因子”“灌水”“神刊”,实际上是对它的发展判断有失偏颇。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SR会不会被剔除SCI?

 

SR横跨近40个学科,抱紧Nature大腿,不仅仅是医学,众多理工科、人文科都牵涉其中,撼动SR的地位着实要比Oncotarget、CPB等困难的多得多。砍树容易、断根难。

 

此外,SR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不断完善的先进出版模式与发展模式,多元化的科研出版领域。虽然小的问题会不断出现,但SR的发展之路一定会越来越优质。

来源:xzlky2015 小张聊科研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Y4MTYxNw==&mid=2655771335&idx=1&sn=d07a0571b19364f12cf4279ff43a796a&chksm=808806f9b7ff8fefe05fc6d3c881e85b7b2a36799c7d9ddfff2a9acf4083c6e3c78bdb0632e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影响因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