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9-13

来源:鹤岗科普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抵御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

该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季节性等特征,不同人群流感所致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流感疫苗种类及免疫原性、效力、效果、成本收益、安全性,及2020-2021年度接种建议。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流行的背景,指南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医务人员,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
对于≥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常由于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症状较轻,呈自限性。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其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

(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


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每年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人民日报微博


公众科普 科学传播

鹤岗市科协官方微信科普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gh_c593f21141e2 鹤岗科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NDUzOTk5Mw==&mid=2247495568&idx=2&sn=f499df6bd14389dc384e9da786c1ffc9&chksm=f946c726ce314e305a53d674c3d6284b46ea0d23f99c4cc1f1c342bf52a68790d2fc3818a9e1&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症状 流行病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