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番茄大王”李景富 用半世纪赶超国外育种技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8-14

来源:龙江科协

“你从艰难求索的岁月走来,难忘受制于人的酸涩;你在花果飘香的四季收获,摘下扬眉吐气的甘甜。这颗红色的果实,是科技人奔流激荡的热血,是百姓菜篮子里的喜庆祥和,是五星红旗飘扬的颜色。”这是全省首届“龙江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上,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景富的颁奖词。

  李景富正在做实验。

  下乡给农民讲课、去外地与其他专家一同研究番茄育种、到实验基地查看番茄长相、指导学生论文……获奖后,已经70多岁的李景富没有休息,依然躬耕于农田一线、拼搏在科研一线、扎根在教学一线。


  实际上,从年轻时做番茄育种研究以来,李景富几乎从没节假日和休息日,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红色的梦想——早日研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能够彻底把国外垄断局面打破的番茄品种。50年,他不仅赶超国外番茄育种技术,还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帮助许多农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被称为“中国番茄大王”。


  他对自己说

  要培育中国番茄良种


  李景富告诉记者,1962年,他即将参加高考,当时能吃上咸菜条就算不错了。因此,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农业院校作为高考唯一志愿,改善农民生活成为他的初心。


  正是从那时起,李景富渐渐走上了番茄研究的道路。这条使命之路,他一走就是50年。


  李景富刚开始搞番茄研究时,国内番茄生产与栽培领域只有一个品种,放眼市场,都是日本、美国、西班牙、法国所谓“洋柿子”的天下。


  那些国外番茄品种每公斤种子价格高达10万元,超出我国番茄种子价格100多倍。这种状况极大触动了李景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我国自己的番茄品种!


  谈起当时要面对的现实情况,李景富说:“国外对番茄的研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相比来说,我国晚了整整半个世纪。”当时没任何育种经验,更难弄到番茄种子。


  面对当时国内一穷二白的科研环境,李景富没退缩,而是寻找一切可以育种的条件,寻找一切机会搜集和购买番茄种子,并费尽周折带回到实验室一一进行杂交培育。


  有了种子,李景富几乎每天都蹲在大棚里。没科研助手,他亲自挑水浇灌实验田。白天各个课题组都用水,水不够了,他就赶在晚上浇。整日光脚站在地里,几次都因疲劳过度晕了过去。


  即便已过古稀之年,李景富做起科研依然很拼。有一次,实验基地的番茄大棚被暴雨淹了,棚里满地泥浆,穿鞋根本无法行走。李景富没半点犹豫,脱下鞋袜蹚进冰凉泥泞的地里工作。


  说起这些艰辛困苦,李景富觉得没什么,“无论年纪多大,我始终都是一名党员,无论多难多苦,我都不能忘了初心,必须完成使命。”


  李景富不但光荣地完成了使命,带领东农蔬菜学团队培育优异番茄种质资源2000余份,共育成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新品种27个,其种子价格每公斤2000至3000元,取代了昂贵的进口品种,实现了番茄品种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农民生产投入成本,还使部分番茄品种被推广到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同时,团队培育出其他蔬菜新品种52个、研发新技术10余项。


来源:hljkexie 龙江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Y1MDQ1NA==&mid=2247489427&idx=3&sn=5638b4fbed3db74a51b66b2875256d72&chksm=ec7f7b2adb08f23c3f0c346488905473b95718de33a3b805722a70baf2028de04a097d1b8adb&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水果 三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