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从论文到新闻(上)——以中国科学报社论文新闻报道为例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9-05

来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摘 要] 论文是科研人员工作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新近取得的科技进展。论文除了用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之外,还是科学新闻的重要源头。以论文为线索和主要内容采编论文新闻,是新闻媒体进行科学报道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提出论文新闻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以中国科学报社的论文新闻报道为例,通过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论文新闻的现状、意义、特性、线索、要素、瓶颈等。此外,本文还展望了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论文新闻的未来。

[关键词]论文新闻 新闻写作 科学新闻 科学普及 人工智能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无孔不入、无远弗届地影响人类社会,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公众,对科技的关注都与日俱增,对科学普及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重要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两年多来,中国的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一直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而作为科普重要形式之一的科学新闻,也更加受到各界重视,新的传播平台、表现形式和优秀作品等不断涌现。

业界公认,学术论文是科研人员工作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新近取得的科技进展,因此国内外的科学新闻都包含对新近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报道。随着近年来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快速发展,论文报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另一方面,即使是对很多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而言,也并不非常了解论文报道的意义,更不要说自觉将其当做常规新闻形式进行操作了。本文提出“论文新闻”概念,并对其进行分析,也许能对研究和实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论文新闻的概念

新闻的定义有很多种,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在其著作《新闻学概论》中着重讲述的一种是:“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2]29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发表题为《传播行为在社会中的结构与作用》的论文,提出了5W传播模式,这一模式传用至今。参考新闻的定义和5W传播模式,结合科技界实际和科学报道实践,笔者对论文新闻初步给出一个定义,求教于方家:

所谓论文新闻,就是以新近发表于正规学术期刊的论文为线索或者为主要内容,相对通俗易懂的面向大众的报道。

在这个定义中,和新闻学关系较大的内容不必多做说明,但和科学有关的内容需要多做些解释。

第一,要强调发表于正规学术期刊。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在从写作完毕到发表的过程中经过了比较严格的同行评议,其文章质量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同行们的背书。当然,这里的学术期刊应做广义理解,经过了同行评议程序的网上发表平台等也应该包括在内。

第二,要强调相对通俗易懂。论文是专业性文章,一般人难以读懂。论文新闻的作者要做好从专业到通俗的“翻译”工作,必要时不排除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加入背景、应用等容易理解的内容。论文新闻不可能比其他新闻体裁更加容易理解,所以这里只强调“相对”通俗易懂,相比的对象是其母体论文。

第三,要强调面向大众。在科学传播中,可以把传播对象分成三个层次:其一是学科同行,是指那些能读懂论文或者经常阅读同类学术期刊的人;其二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对他们的传播重点是科学公共内容,比如基金和项目申请等;其三是大众。尽管学科同行和科学共同体成员也阅读论文新闻,但论文新闻的主要传播目标是大众,否则就难以发挥论文新闻的最大作用。

除了上述定义和说明,还有必要对论文新闻的分类进行简单分析,也许有助于通过类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论文新闻。

新闻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内容,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按照新闻发生地,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等;按照新闻的时间性,分为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按照新闻与读者关系,分为硬新闻、软新闻[2]39-41;按照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等;按照媒体形态,分为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按照线索来源,分为会议新闻、热线新闻等。论文新闻按照内容属于科学新闻,但其线索来源也非常独特。

2. 论文新闻的现状

毫无疑问,科技类媒体是刊发论文新闻的主要平台。本文主要以中国科学报社为例,分析和研究论文新闻的现状。

中国科学报社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唯一的新闻媒体单位,是科技界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机构之一。报社旗下的媒体产品主要包括“一报一刊一网+新媒体矩阵”。“一报”指《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主办,每周5期,每期8版;“一刊”指《科学新闻》杂志,以深度报道为主要特色;“一网”指科学网,以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为目标,注册用户超过300万,ALEXA排名全球前3 000名,在科技界遥遥领先;“新媒体矩阵”指微信、微博、头条号等新媒体账号。

《中国科学报》的要闻版面主要集中于周一到周四的1~4版,其中1版和4版是国内新闻,2版和3版是国际新闻。为了分析《中国科学报》发布论文新闻的条数和所占比例,本文统计了2018年11月5日到2018年12月4日期间前4个版(共18期)的论文新闻刊发情况。其中,中国科学报社记者或者通讯员采写的论文新闻,都在文末标注了相关论文的DOI;新华社通稿中的论文新闻一般会包含论文发表期刊。相关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中国科学报》2018年11月5日至2018年12月4日论文新闻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论文新闻在《中国科学报》新闻版面中占到了很高的比例,达到30.2%;在国际新闻中,论文新闻的比例更高。

中国科学报社下属的《科学新闻》杂志,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合作,内容占到了全部内容的1/6;科学网上开通了专门的论文频道,是点击量最高的频道之一;科学网微信号不是科学网的附属品,而是社级运营的重点微信号,也定期发送论文新闻。

关于综合类媒体,笔者通过访问官网电子报的方式,查阅了《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三家媒体的版面,并粗略统计了2018年11月5日至2018年12月4日期间的科技新闻数和论文新闻数(见表2)。考虑到科技新闻并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为了方便与表1做比较,“科技”版面上的新闻一般认定为科技新闻,其他版面上的认定相对从严。

表2 三家综合类媒体2018年11月5日至2018年12月4日论文新闻统计表


综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科学类媒体非常重视论文新闻,并已经落实于版面和频道资源。综合类媒体的科技报道具有一定规模,均刊发了一定数量的论文新闻,但比例较低;个别综合类媒体刊发的论文新闻比例稍高,但就绝对数量而言,并不是质的差别。

3. 论文新闻的意义

正如前面的统计所显示的,科学类媒体目前非常重视论文新闻,综合类媒体也对论文新闻有一定体现。那么,论文新闻为什么能够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呢?笔者就如何看待论文和论文新闻访谈了10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科研工作者,以及中国科学报社10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记者编辑,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汇总。

其一,论文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综合载体之一。论文所包含的研究结果是新的科学知识;研究过程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要有科学思想的指导或者提出新的思想,这些方法和思想要在论文中加以交待;而论文对他人和本人成果的讨论和质疑等,都体现出了科学精神。因此,论文新闻自然成为“四科”的综合载体之一,成为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其二,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科学进步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工程、技术、专利等,但论文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种。在科学进步的过程中,论文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现在科学界强调要打破“唯论文”的评价方式,但要打破的是“唯”,并没有否定论文的重要作用。论文新闻是对论文成果的传播,是对科技进步的介绍,能满足公众对最新科技进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三,论文绝大多数经过了同行评议,在科学性上是靠谱的,作为科学传播的源头当然也是靠谱的。在科学传播实践中,一些伪科学,比如绿豆汤能治病等,经常会打着科学的外衣招摇撞骗,一些缺乏科学常识的媒体往往还推波助澜。其实,只要掌握了查找论文这一办法,就能避免绝大多数不靠谱的所谓“重大发现”“重大成果”。另外,科学计量学发展了上百年,科学界内部对科学期刊也有一个基本判断,通过论文发表在何种期刊上,大概能够判断出成果的质量,给记者编辑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便利。

其四,从形式上看,论文发表时都要标注作者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便于记者联系和采访。很多科学家比较低调,一般不愿接受媒体采访,较少主动做科普。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齐让从2008年开始持续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科技人员从事直接研究、间接研究、其他事务各占1/3,科普工作基本没有在其中体现出来[3]。但这些受访的记者编辑们在实践中发现,当就论文联系科学家时,他们一般比较愿意接受采访,这就为采编论文新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此外,在西方国家,在向公众传播科技信息方面,媒体最基本的方式仍然是将科技期刊发表的重要论文变成媒体报道,它们有着一系列原则确保科研论文转化为媒体报道,包括“no paper,no news”(无论文,不新闻)以及“embargo”(限时发表)原则等[4]。因此,论文新闻也是科技新闻与国际接轨的体现之一。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2).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张晔.科学家为啥不爱做科普[N].科技日报,2017-03-07(1).

[4]王大鹏.关于实现科研论文与科学新闻衔接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4(20):43,62.

来源:《科普研究》2019年第2期


                     



来源:kpzj01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Q2MzA4Mw==&mid=2247487400&idx=1&sn=7e86a5aac8a39ba73f308832ba17ee37&chksm=ec70faecdb0773faf5cd2f1a70f27bdc3e98b7db50ca305c5950205abec237b6a63898025bc0&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技 中国科学报 新闻报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