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中国西南石灰岩地区藤本竹类一个独特的新属——纪如竹属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0-16

  悬竹属Ampelocalamus S. L. Chen, T. H. Wen & G. Y. Sheng是竹亚科青篱竹族(Arundinarieae)的一个具有攀爬习性的属,1981年发现于海南。该属植物的秆丛生,箨环木栓质,分枝多数,通常具1枚主枝,该主枝与主秆近等粗时,可替代主秆,从而使竹丛呈攀爬状。该属植物的花序为圆锥状,小穗具小花2-7朵,雄蕊3枚,花药通常为黄色。根据《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记载,该属共有13种,其中12种为中国特有,西南地区为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贵州悬竹Ampelocalamus calcareus C. D. Chu & C. S. Chao发表于1983年,因未采集到花标本,发表时仅有营养体特征描述。该种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仅见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境内的石灰岩山区。其形态特征与悬竹属模式种射毛悬竹A. actinotrichus (Merrill & Chun) S. L. Chen, T. H. Wen & G. Y. Sheng相似,如攀爬习性,箨耳及叶耳显著,鞘口毛放射状。不过,贵州悬竹秆较细小,可呈匍匐状,箨环不显著,分枝(13-7、近等粗、无主枝,叶片革质,这些特征又与悬竹属的模式种和其它竹种不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组长期致力于竹亚科的分类学、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研究人员于2010年从贵州荔波引种贵州悬竹一丛,栽培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温室内。该丛竹子于2012年至2013年期间开花,由于长势不好,仅采集到部分不完整花序,随后该竹丛死亡。所采集到的贵州悬竹花序为总状,具小花5朵,雄蕊3枚,花药紫色,与悬竹属其它竹种不同。2015年,研究人员又到该种模式产地进行野外调查,确认其野生种群也在2012-2013年期间大面积开花死亡。同时在野外发现实生苗,并将其引种回温室内,目前长势良好。

  该团队近期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贵州悬竹位于青篱竹族基部,单独成为一个支系,未与悬竹属的模式种和其它种聚在一起。悬竹属的其它种与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 P. C. Keng、喜马拉雅筱竹属Himalayacalamus P. C. Keng聚为一个支系,具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Yang, Zhang et al., 2013; Ma et al., 2014; Zhang et al., 2016。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为分类学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促使研究人员重新审视贵州悬竹的分类地位。

  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以及对贵州悬竹、悬竹属、镰序竹属和喜马拉雅筱竹属的原始文献、模式标本和活植株的形态特征,以及生境的比较观察和分析,李德铢研究组与西南林业大学博士张玉霄合作,确认“贵州悬竹”代表了青篱竹族藤本竹类一个独特的新属。因为该种不再是悬竹属的成员,新命名为纪如竹属Hsuehochloa D. Z. Li & Y. X. Zhang,以纪念著名竹子专家、林学家,西南林业大学已故的薛纪如教授(1921-1999)为中国西南竹子研究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相关研究成果以A new genus of temperate woody bamboos (Poaceae, Bambusoideae, Arundinarieae) from a limestone montane area of China 为题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地区基金支持No. 3143001131760049

  文章链接

20191023162059_b8c3ee.jpg 

图:纪如竹Hsuehochloa calcarea (C. D. Chu & C. S. Chao) D. Z. Li & Y. X. Zhang的形态特征。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1810/t20181016_4666289.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贵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