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蹄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中蹄蝠(学名:Hipposideros larvatus)为蹄蝠科蹄蝠属的动物。体形中等, 前臂长60毫米左右,颅全长约23毫米。前鼻叶外侧各有3片小附叶。中央前鼻隆呈球状突起,其后的中央有浅纵槽。1体毛长而柔软,有两种色型。2栖息于各种岩洞中,昼伏夜出。以各种昆虫为食。3

中蹄蝠属热带种类,国外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中印半岛,也可能分布于越南;国内有记录省份有海南、广东、广 西、云南和贵州。4

全世界有中蹄蝠5个亚种,但中国分布的中蹄蝠究竟有几个亚种,一直存在争议。4

形态特征体形中等,前臂长60(54-66)毫米。前鼻叶宽4.6-5.5毫米,1对鼻孔位于中央,其内外缘成较发达的鼻间叶;下缘略见中央凹缺;叶两侧各有3片小附叶并列,分散盖于吻侧。中鼻叶横向成棒状脊。后鼻叶基部有3纵脊相隔成4节,顶缘成半圆形,薄翼状。1

雌雄均见额腺囊位后鼻叶基部后两耳壳间,开口隐藏毛丛下,并有1束褐黑长毛从额囊口伸出,颜色很深易于辨认。耳大,三角形,内缘平直,外缘顶尖以下内凹,继而微凸;对耳屏短,全部联于耳壳外基部;从耳尖起有明显平行排列的8-10条皱褶。体毛长而绒软,有两种色型。1

颅全长约23毫米,鼻额的斜面与齿槽线所交角度略大于45°,中央前鼻隆凸起呈半球状,其后的中央有浅的纵槽直达后鼻凹三角。眶上脊可见,眶上长较短,5.9-6.3亳米,后鼻凹三角明显但不很凹。眶间狭窄。直脊不特别高但后延直达入孕脊。脑颅大,长卵圆形。前领骨游离,前颌孔由这骨质全封闭。犁骨往后伸,超出腭骨后缘。1

上门齿1对,有2尖;下门齿2对,3齿尖,第2下门齿等于或略大于第1下门齿。上犬齿扁锥形,前后脊锋利,前有极小的附小尖,后无沟,也没有附小尖。第2上前白齿位齿列外,很小,高度仅及犬齿的齿基缘;第4上前臼齿是大而明显的单尖齿。第2下前白齿位齿列中,其高在第4下前白齿的1/3-1/2。1

生活习性中蹄蝠是热带种类。与之栖于同洞的有双色蹄蝠和大蹄蝠。2中蹄蝠是恒频蝙蝠,主频79-88kHz,不同地理种群回声定位叫声区别较大。洞栖,可集大群,分布于中低海拔,食虫。通常每年5月底至6月初产仔,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6

地理分布中蹄蝠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中印半岛和我国的海南、广西、云南和贵州。1

下属亚种中蹄蝠亚种的划分、分布及有效性尚不清楚,国内学者的观点不一致。Simmons(2005)及IUCN红色名录(2013)认为中蹄蝠亚种的划分、分布及有效性仍不清楚;王应祥(2003)认为中国的中蹄蝠有3个亚种:海南亚种(H.I.poutensis)、越北亚种(H. l.alongensis)和缅甸亚种(H. l. grandis),海南和广西的中蹄蝠同属海南亚种;罗蓉等(1993)认为有2个亚种:海南亚种(仅分布于海南和贵州的罗旬)和缅甸亚种(分布于广西、云南和贵州的安龙);根据Sun等(2009)、Thabah等(2006)的研究结果,云南、广东、广西的中蹄蝠应属同一亚种,但和缅甸的中蹄蝠不是同一亚种;Smith和解焱(2009)认为分布在中国的中蹄蝠是一个亚种,即H. l. poutensis。7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级别为LC(无危)。8

未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9

未列入IUCN。10

经济意义中蹄蝠捕食多种森林害虫,对森林有一定益处。3

白化中蹄蝠2008年6月,在广西桂林市郊冷水塘村发现一例白化雌性中蹄蝠(Hipposideros larvatus)幼仔,属局部白化现象,白化区域包括背部中线靠右侧的小区域以及尾膜边缘和右足。该中蹄蝠幼仔前臂长49.1mm,体重10.8 g。1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许文涛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