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淋巴导管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右淋巴导管系最大淋巴管之一。右淋巴导管为一短干,长不超过1.5cm。由右锁骨下干、右颈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此导管收集右上肢、右半头颈、右肺、右心和右半胸壁的淋巴,注入右锁骨下静脉(或右静脉角)。有时无此导管,则各干分别注入静脉。

右淋巴导管的分类:1、右淋巴导管的汇合情况:

右淋巴导管由颈干、锁骨下干和支气管纵隔淋巴干等汇合而成。将汇合成的短粗千称为右淋巴导管。根据汇合成的主千多少分为四型。

(一)单千型(二)双干型(三)三千型(四)多干型

2、右淋巴导管的汇入情况:

右淋巴导管的汇入部位变化较大,62例标本共有淋巴千97条,归纳起来,汇入点有如下八种。

(一)汇入右颈静脉角;(二)汇入右颈静脉;(三)汇入右锁骨下静脉;(四)汇入颈内外静脉角;(五)汇入颈外锁骨下静脉角;(六)汇入无名静脉;(七)汇入右颈外静脉;(八)汇入椎静脉。

解剖结构:1、淋巴管:

是输送淋巴的管道。根据管径和结构的不同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四种。毛细淋巴管以膨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彼此吻合成网。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其通透性比毛细血管更大,所以一些不易透过毛细血管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异物和癌细胞等,则易进入毛细淋巴管内。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还可吸收脂肪,故其管内的淋巴呈乳白色,所以又称乳糜管。毛细淋巴管逐渐汇合成淋巴管,淋巴管再合成一些较大的淋巴干,由干最后汇合形成两条淋巴导管。

淋巴管的形态结构与静脉相似,但管壁比静脉更薄,故易受周围组织的挤压,影响淋巴的回流,所以相互间的吻合比静脉更丰富,瓣膜更多,以保证淋巴回流通畅。由于淋巴管之间的吻合极丰富,当某局部淋巴回流受阻时,则淋巴可经吻合支向其它方向流动,这也造成了一些恶性肿瘤患者,癌细胞所以能向远隔的部位转移的结构基础。

人体内除中枢神经系、软骨、骨、骨髓和胸腺及牙外,其它组织和器官都有淋巴管分布。淋巴管一般都与静脉伴行,可分为浅、深两种。浅淋巴管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深淋巴管收集深筋膜深面各结构的淋巴。浅、深淋巴管之间有小支相连。

2、锁骨下静脉:

为腋静脉向上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成人锁骨下静脉长约3~4cm,直径1~2cm。锁骨下静脉的前面有锁骨和锁骨下肌;其后上方与锁骨下动脉相邻,但二者之间隔以前斜角肌;膈神经自其后方通过;下方与第1肋骨上面的浅沟接触。锁骨下静脉始末两端都有瓣膜。静脉在经过中与周围结构密切相连,其管壁与颈部筋膜、第1肋骨膜、前斜角肌腱以及锁骨下肌的筋膜鞘等相连着,因而位置固定。当吸气和臂上举时,可使锁骨下静脉管腔加大。手术中若伤及此静脉,可发生空气栓塞。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交角处,左侧接受胸导管,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锁骨下静脉与同名动脉不同,锁骨下动脉发出很多分支,而锁骨下静脉通常仅有颈外静脉汇入,偶尔接纳肩胛上静脉和颈横静脉。由于锁骨下静脉管径大,变异小,位置恒定,邻近无重要结构,可反复多次进行穿刺、置管等。故临床上常选其为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途径。经锁骨上部或锁骨下部插入锁骨下静脉导管的各种方法和技术,都已被应用,但一般认为由锁骨下部进行为好。锁骨下静脉的穿刺导管置入术,由腋静脉终末部容易完成。腋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连接处位于锁骨内侧1/3的后方,此连接处和锁骨下静脉借前斜角肌(成人厚10~15mm,儿童5~8mm)与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分离,故靠近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连接处进行静脉穿刺比在腋窝外侧部穿刺较为安全。由于锁骨下静脉较粗,血流量较大,若灌注高渗溶液,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远的外周静脉小;使用锁骨下静脉导管的病人可以走动。安置导管时右侧较左侧顺利,故临床上穿刺置管时,首先考虑在右侧进行。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达瑾 - 主任医师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心血管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