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瞳症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儿童白瞳症是多种眼病引起的一种常见临床体征,表现为瞳孔区呈白色、黄色或粉白色反光。单眼或双眼均可发生。

分类儿童期引起白瞳症的眼病主要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 PHPV)、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渗出性视网膜炎(Coats病)、硬化性眼内炎(sclerosing endophthalmitis)、星形细胞错构瘤(astrocytic hamartoma)、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等。

病因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RB具有遗传特性。在新确诊的RB病例中,约6%为家族遗传性,94%为散发性。所有家族性RB患者均存在将肿瘤发生的易感性遗传给后代的危险。RB有3种不同分类方式:①家族性或散发性,②单眼或双眼,③遗传性或非遗传性,3种分类方法相互关联。依据临床可将分类归纳为单眼散发性、双眼散发性、单眼家族性及双眼家族性,其中约2/3的病例为单眼,另1/3为双眼。

认为双眼家族性RB是由种质突变引起,因此具有遗传性,单眼散发型肿瘤通常不具有遗传性,但据估计仍有10%~15%的单眼散发型RB患儿存在种质突变。

治疗以及预后由于产生白瞳症的病因繁多,病变性质差异很大,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悬殊,故临床对白瞳症的诊断和鉴别极为重视。影像学检查对这组患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影响RB预后的三个最重要因素是:RB转移、颅内恶性的成神经细胞瘤和第二恶性肿瘤的发生。RB转移一般发生于眼内肿瘤确诊后1年内。视神经、脉络膜、巩膜、眶内及前房最易发生转移。遗传型RB可以合并颅内恶性成神经细胞瘤,多为松果体母细胞瘤或其他肿瘤。松果体母细胞瘤与RB在胚胎学、病理学和免疫学上具有相同的特征,这种颅中线上的松果体肿瘤同时合并有双侧性RB的现象称为三侧性RB。三侧性RB约占全部RB患儿的3%,双侧或家族型RB患者最具风险,他们中约5%~15%的患者可以发展为三侧性RB。双侧性或家族性RB患儿在随访的最初10年内约有5%的机会发生另一种恶性肿瘤。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朝霞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大医院 眼科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