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制约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密度制约是自然林群落中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密度制约效应主要发生在物种生活史的早期阶段如种子和幼苗阶段, 这个时期更容易受专一性天敌的侵害而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

来源20世纪70年代,Janzen和Connell分别系统地描述了密度制约能够解释热带森林维持较高物种多样性的机理, 形成了Janzen-Connell假说。 Janzen相信,Janzen-Connell效应能够导致同种个体在邻近母株的空间死亡率高, 从而为其他物种提供生存空间,进而有利于多物种共存。随着理论的发展,在Janzen-Connell假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负密度制约假说,简称密度制约假说。该假说主要用来描述由于资源竞争、有害生物侵蚀(如病原菌、食草动物等)引起的同种个体间的相互损害行为。1

示例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

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是位于我国桂西南地区的重要植被类型之一,其具有水平空间的高度异质性和垂直剖面的多层次性的地质地貌特征。基于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a动态监测样地第一次普查数据,综合分析了样地中每个生长阶段出现个体数均≥ 15的物种(共计96个)的密度制约效应,以及种群分布格局与生境的关联性。 结果显示: (1) 仅有14个物种表现出从小树到成树聚集度降低的变化趋势, 即表现出密度制约自疏效应; (2) 23个物种的小树周围出现同种成树的频率低于小树周围出现同种小树的频率,表现出小树相对于成树有额外的聚集格局, 也即表现出密度制约稀疏效应; (3) 通过Berman-test检验发现几乎所有物种的种群分布至少与一种环境变量呈显著关联性,且种群的所有个体和不同生长阶段均对某一环境因子表现出的显著关联性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从不同角度验证了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样地中仅有较少物种表现出密度制约效应, 这可能与喀斯特地区极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有关。此外,也可能是由于未将幼苗阶段纳入分析而造成的。12

密度制约自疏效应先前研究表明, 从空间格局分析推演出密度制约稀疏效应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法。随着径级的增大物种的聚集度因密度制约自疏效应的影响而呈下降趋势. 然而, 本研究以空间格局推断生态学机制的结论认为这种自疏效应并不普遍存在。同样,Condit等人在不考虑物种个体数和生境异质性对存活率影响的情况下,比较了6个热带森林样地中大树和小树的空间格局变化. 其结果也显示仅有15%的检验物种表现出了2从小树到大树聚集度下降的趋势。John等人将这一原因归结为生境异质性对物种种群结构和格局的影响。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