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沉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滨湖沉积或滨湖亚相指浅湖亚相近岸地带的沉积。滨湖亚相位于洪水岸线与枯水岸线之间,在此地带水深减小到波浪发生破浪(水深小于1/2波长、等于2倍波高处),并进而发生完全破碎形成激浪(水深小于波高处)、激浪流的进流(冲流)和退流(回流),对湖岸进行强烈冲洗。这一地带的水动力最强,但具间歇性,湖水时而淹没时而退出,并具氧化环境特点。滨湖亚相宽度决定于洪水位与枯水位的水位差和滨湖湖岸坡度,陡岸和小水位差的滨湖相带很窄,只有几米,而缓岸和高水位差的滨湖相带宽度可达数千米。

简介滨湖沉积或滨湖亚相指浅湖亚相近岸地带的沉积。滨湖亚相位于洪水岸线与枯水岸线之间,在此地带水深减小到波浪发生破浪(水深小于1/2波长、等于2倍波高处),并进而发生完全破碎形成激浪(水深小于波高处)、激浪流的进流(冲流)和退流(回流),对湖岸进行强烈冲洗。这一地带的水动力最强,但具间歇性,湖水时而淹没时而退出,并具氧化环境特点。滨湖亚相宽度决定于洪水位与枯水位的水位差和滨湖湖岸坡度,陡岸和小水位差的滨湖相带很窄,只有几米,而缓岸和高水位差的滨湖相带宽度可达数千米。1

层理滨湖相带是湖泊沉积物堆积的重要地带,沉积物的组分和分布受湖岸地形、水况、盛行风情(速度、风向等)以及湖流的影响。岩性特征是泥岩呈红色、紫色及灰绿色,常见泥裂、雨痕、气泡等暴露标志。砂岩的成熟度很高,常见重矿物富集的条带,从浅湖区搬来的缅粒在这里形成含鲕粒的砂岩。滨湖地区由于湖底沉积物受波浪作用来回搬运,不适于底栖生物生长,但常有从戎湖区搬来的生物贝壳在此堆积,使湖滨砂砾岩中含生物贝壳,甚至大量富集形成与湖岸平行的螺蚌生物滩脊。湖滩砂砾岩中发育低角度、延伸广的大型交错层理。1

环境滨湖相带是周期性暴露环境,在枯水期由于许多地方出露在水面之上,常形成许多泥裂、雨痕、脊椎动物的足迹等暴露构造。因此,各种暴露构造的出现及沼泽夹层就成为滨湖沉积相带区别于其他相类型的重要标志。滨湖亚相带的特殊水动力条件和形成的特殊的岩性,是确定湖岸线的很好标志。但是滨湖相带很窄,对于古代沉积来说,很难与浅湖相分开,故经常合称滨-浅湖相,或者统称浅湖相。

滨-浅湖地带靠近湖岸,受河流作用和物源的影响特别明显。在河流作用强、粗碎屑物质供应多的地带,形成各种近岸浅水砂体,穿越滨-流湖区,若物源区供应的是大量泥质物质,则滨-浅湖地带沉积大片平缓的泥滩(亦称泥坪),水动力很弱,如松辽盆地东北部。滨-浅湖地带砂体发育,砂岩成熟度高,储集物性好,离深湖亚相生油区近,是油气富集地带。1

岩性滨-浅湖地区以砂、泥互层为主要特色,砂、泥分界较好,成层性明显,但岩性和厚度的侧向变化快,连续性较差,而且各处砂体发育状况也不一样,因而地震相和测井曲线特点变化也较大。一般来说,地震相的外形呈楔状,顶部特别是近岸带可有削蚀和顶超的表现,底部为下超或上超接触,由连续性差-中等、中-弱振幅的发散同相轴组成。从缓坡向湖心和陡坡方向频率增加,相位增多,向斜坡边缘方向有同相轴非系统性侧向终止现象。这种地震相并不一定是由顶面的顶超和削蚀造成,而是和箕状凹陷各部位的沉降和沉积速率有关,收敛端指向滨湖,散开端指向深湖区。另外,在砂体不太发育的滨-浅湖地带,可能呈连续性较好、振幅中等、平坦的局部有波状起伏的席状反射结构,砂体特别发育地带表现为中-强振幅、低频、连续至断续、反射明显、零星芸至无反射等不同表现,视砂体类型和规模而异。电测曲线特点也因砂泥比率和砂体类型而变化。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