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里釉果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是釉果的一种,产自景德镇市瑶里镇。可以配釉用的瓷石,粉碎后制成,它与一定量的釉灰配伍,则可制成釉。1

古近代地位瑶里,古名“窑里”,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是景德镇瓷业的东源头和重要的制瓷原料基地,唐宋至明清,窑里为乡村工业之所在。唐宋至明,窑里是产瓷地。明至近代,窑里为景德镇提供了优质釉土。2

瑶里釉果产额最高时为民初,每年约产六七千船,以后每年约4千船上下,清代产额可参照年产六七千船估计,以每船值44元,折米11石计,产值折米66000~77000石。釉土生产使居民得以维持生计,“产地人民,依此为生”。3

近代发展景德镇瓷业传统的釉料组成是瑶里釉果和乐平寺前釉灰,即按照“无灰不成釉”的法则,采用釉果(瓷石中风化较轻,结构致密,含铁量较少的一种,以未经风化的瓷石为上品),掺和釉灰(熟石灰和蕨类植物叠烧的灰,主要含碳酸钙)配成灰釉。这种制釉的方法在景德镇传承已久,但从釉色方面来讲,景德镇官窑在康熙早期生产的青花瓷釉色白中泛青,化验结果证明这与当时釉料中含铁量较高有关。尽管历代官窑无不竭尽全力地对釉料进行严格的筛选,但这种现象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加之以还原焰中烧成瓷器,就必然导致早期瓷器釉色泛青的现象。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清代康熙中期灰釉的配置技巧已相当成熟,原材料的提纯拣选经验也日渐丰富,因而所配釉料中所含的铁、锰等杂质减少,釉面白度增加,成品率也随之迅速提高。

至康熙晚期,由于工商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稳定和提高,因此,无论是民间还是统治阶级对瓷器的需求量均大大增加,瓷器的烧造水平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进,胎体变得更加轻薄、坚硬,釉面亦更为光洁润泽,釉色则从康煕早期的青中泛混、色调灰暗并且多棕眼的状态逐渐转变为色泽碧青、清新明快而又别透坚硬的状态。经过高温烧制后,釉与胎结合得更加紧密,瓷器整体质地如同玉石一般,因而,此时的青花装饰更显高雅。正是由于在原材料配制工艺上的不断进步,清三代景德镇官窑的陶瓷产品无论是在工艺水平上还是产品数量上都较早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瓷器的烧造已达到高度成熟的阶段。4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配釉和施釉工艺上进行了有限的改进。驻景德镇陶瓷实业家、工艺改革家吴霭生(广东籍)利用中药材、花乳石等作增白剂,与瑶里釉果配剂成釉(配比为1:20),广泛用于圆器脱胎、琢器粉定业,为近代配釉技术的一次重大改进。使用花乳石增白剂烧成的瓷器,釉面洁白如绫,人们称之为“玉绫窑”器。’‘5

相关概念釉灰明代称“炼灰”,清以来称“釉灰”、灰”。是配制瓷釉的原料。将煅烧过的石灰石投人水中溶解,待其干后与槎叶、木柿,或桃竹叶,或风尾草相间堆叠暗火烧炼,用水淘洗晒干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有少量的石英和钾、钠化合物。轴灰陶洗后的釉渣,经过陈腐、研磨淘漂,即为釉灰渣,也称“二灰”,其氧化钙含量稍低于釉灰,用途相同。

釉浆也称“釉水”。将釉果与釉灰调和成浆状,以便为器物施釉,这就成了釉浆。据古人的经验“泥十盆、灰一盆为上釉。泥七八、灰二三为中釉。若灰少或灰多为下”。釉灰用太少,烧成后釉面会出现水波纹等釉病;釉灰用多了轴的熔度低,烧成后釉色易泛青或泛灰。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周敏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