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型抽样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所谓链型抽样检验方法,就是把连续的序列批分割成一个个“链”,把链内各批抽样结果累积起来计算,并作出对当前批接收与否判断的抽样方法。1

发展最早的链型抽样方案由道奇(H.F.Doage)于1955年1月提出,其想法是克服接收数c=0的计数一次抽样方案的下述两个缺点:

①c=0的方案大都用于破坏性检验或费用昂贵的场合,因此往往采用小样本。

②具有小样本和c=0的方案其OC曲线具有凹的形状,接收概率在小不合格品率范围内下降速度过快。这样方案的辨别力较低,特别是生产方风险太大。

1960年7月FredFrishman发展了CHSP-1方案,把CHSP-1中拒收数等于1,扩展成小于1,FredFrishman将此种方案命名为CHSP-4。

为了使CHSP-4方案在匹配和使用方面有效,有大的灵活性,并在质量稳定地好时进一步减少生产方风险,H.F.Doage和K.S.Stephens于1966年提出了一种样本量相等的二段链式抽样方案,简记为CHSP-c1,c2,它是CHSP=1的拓广。

1976年10月K,S.Stephens和H.F.Doage进一步拓广了样本量相等的二段链式抽样方案,提出了在链式方案的两个阶段使用不同的样本量的一种称之为“样本量不等的二段链式抽样方案”,简记为CHSP。1

二段链型抽样方案二段链型抽样方案由以下两个基本程序组成。

1)正常程序

质量优良时使用的程序。在这一阶段中,对固定数目的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或不合格项)数进行累积,这些样本由当前样本和前面一些相邻样本组成(前链式)。若“累积和”满足“累积和准则”,接收当前被检的批。

2)返回程序

在抽样开始及紧接着有一个批被拒收之后使用,并一直到使用正常程序之前的所有批。在这一阶段,从拒收后或开始检验的第1批起对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或不合格项数进行累积,若满足返回程序的累积和准则(CRC),接收当前被检的批。1

步骤举例以CHSP-1方案为例。

应用前提①各批是一系列连续供应中的一批;

②过程稳定,各批有基本相同的质量;

③生产方是可信任的,而且能提供过程控制的证据;

④批的提交按生产的先后次序;

⑤不可能使用大样本检验。

CHSP-1的程序(1)从每批中抽取一个大小为i的样本。

(2)满足下列情况时,接收当前被检的批。

①该批样本中无不合格品;

②该批样本中有一个不合格品,但在紧前的i个批的样本中没有不合格品,

(3)其它情况下,拒收当前被检的批。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军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