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酸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黄原酸(xanthogenic acid)是硫代硫赶碳酸(sulfo-tbi-ocarbonic acid,H—OCS**·S—H)的O-烷基酯的总称,它的通式相当于R—O—CS·SH的结构,在这种状态下极不稳定,例如乙基黄原酸(ethyl-xanthogenic acid,C2H5—O—CS·SH)在25℃以上分解成乙醇和二硫化碳。因此大多数都以黄原酸的盐类(R·**O—CS,S—Me)状态加以保存及使用,其钾盐比钠盐稳定,但是遇水时容易分解。

不含硫代碳酸的黄原酸盐,是淡黄色粉末,对它的毒性尚不十分清楚,但在分解时由于产生二硫化碳,因此对其毒性要注意。

简介黄原酸盐,又名黄药,1815年由Zeise首先合成。黄药的用途很广,橡胶工业中用作硫化促进剂,分析化学中用乙基黄原酸钠做铜、镍等的沉淀剂和比色剂,冶金工业中用作溶液中沉淀铜、镍等的试剂,纤维素基黄原酸钠用于人造纤维,淀粉基黄原酸盐用于污水处理。同时,黄药还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捕收药剂,尤其是在重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和浮选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贵金属回收中也是常用的萃取剂。黄药在常温下为黄色粉末状固体,常因杂质存在而颜色加深。有毒,易燃,易吸潮,性质不稳定,易溶于水、丙酮和对应的醇中。纯品略有臭味,乃是其缓慢分解后产物的味道,由于杂质的存在常加速其分解,故一般有难闻的味道。黄药的分解取决于溶液pH值的大小,在酸性溶液中,黄原酸是一种性质很不稳定的弱酸,极易分解,pH值越低,分解越迅速。

异丙基黄原酸钠(sodium isopropyl-xanthogenate),分子式为(CH3)2—CH—O—CS**·S·**Na,分子量158.22,温度达到150℃分解。

在黄原酸中用作除草剂的异丙基黄原酸钠刺激皮肤、粘膜和眼睛。

黄原酸双乙酯(bis-ethyl xanthogen),分子式为C2H5—O—CS—S**·S—CS·**O—C2H5,分子量242.40,熔点28~32℃

它具有葱样恶臭,虽然也有杀虫作用,但其毒性较大。1

黄原酸盐黄原酸钠(乙基黄原酸钠)英文sodium xanthogenate(sodium ethyl xanthate)

结构式:C2H5—O—CS**·S·**Na

分子式:C3H5OS2Na

物化性质:白色或微黄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有刺激性臭味。相对密度(d421)1.558。易溶于水和乙醇,在热水中或加热即分解。

质量指标:

|| ||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