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调控神经性疼痛的臂旁核微环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2-01

See the source image

近日,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研究团队揭示了臂旁核局部神经环路门控神经性疼痛。相关成果11月25日刊登于《自然—通讯》。该研究不仅对深入理解神经痛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神经痛的临床干预提供重要的新靶点。

位于脑桥的外侧臂旁核(LPBN)被认为是脊髓向脑内传送疼痛信息的中继站,其中向脑内杏仁核传送的信息引起疼痛的情绪反应。“我们的研究表明LPBN在传递疼痛信息的同时,还对疼痛信息具有主动的调控作用。”段树民说。

研究人员通过腓总神经(CPN)结扎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后,LPBN脑区兴奋性神经元大量激活,而抑制性神经元并未出现这种明显的激活。他们通过向标记兴奋性神经元的工具小鼠的LPBN脑区注射钙离子指示剂,利用光纤钙成像技术发现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被大量激活。这些结果表明LPBN脑区兴奋性神经元可能编码神经疼痛的关键信息。

为了进一步确定LPBN脑区兴奋性神经元的作用,研究人员用光遗传学技术激活LPBN脑区兴奋性神经元,结果引起机械性痛觉超敏,具体表现为在热刺激实验中小鼠缩足反射的潜伏时间减少,而在神经疼痛模型中,光抑制该脑区兴奋性神经元后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研究人员还利用病毒工具揭示了LPBN脑区抑制性神经元与该脑区兴奋性神经元的直接突触连接。随后电生理实验证实了局部抑制性神经元可以抑制兴奋性神经元活性,表明在LPBN脑区存在局部的神经微环路调控神经源性疼痛信息。

该研究成果揭示了LPBN脑区不仅是将伤害性信号从脊髓传递到更高级中枢的中继站,而且还积极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2/359165.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神经 神经元 兴奋性 臂旁核 LPBN脑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