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 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些烟草往事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2-16

来源:鲁烟科普

70多年前,在战火纷飞、炮声隆隆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烟草事业历经战争洗礼,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打下了重要经济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战争年代,党和军队领导下的卷烟工业,不仅积极发展卷烟生产、满足军需民用,还通过征税增加财政收入,换取急需物资,积累了大量军费,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其中,党在西柏坡创办的“新中国烟厂”、新四军创办的随军烟厂等多家烟厂,跟随部队转战南北,直至抗战胜利、全国解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从烽火中走来的红色烟厂,至今仍是中国烟草的重要企业,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石家庄卷烟厂:革命圣地 红色记忆


1947年11月,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华北重镇石家庄解放了,从而拉开了三大战役、解放全中国的序幕。中央指挥三大战役的所在地,就设在邻近石家庄不足百公里的平山县西柏坡。


面对战时经济的拮据,我党发扬延安大生产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行解决财务贫乏的窘况。1947年前后,在石家庄先后建起新中国烟厂、大丰烟厂、风行烟厂等3家烟厂。


早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中央党校校务部就在延安北关大砭沟口半坡上创办了裕丰烟厂,手工生产卷烟,并在城南庄办起了“裕丰推销处”经营卷烟和其他商品。


1947年,中央党校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到达西柏坡。为解决物资供给不足的困难,中央党校校务部与其他单位组成中共中央工委供给部,在平山县峡峪村办起了卷烟厂,厂名仍沿用延安时的“裕丰烟厂”。


1948年,当时名为“新中国烟厂”的石家庄卷烟厂,成为专为党中央机关特制卷烟的企业 。


1948年,中央直属机关经济建设部在石家庄筹建烟厂,当年10月在石家庄西兵营建立了“新中国烟厂”并正式开工。这是中共中央机关生产企业,隶属新中国经济建设公司石家庄办事处。


在延安大生产运动经验推广到晋察冀边区时,为生产自救、自给自足,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在素有种烟传统的阜平县王快镇开办了“大丰烟厂”。1948年7月,大丰烟厂从王快镇迁至石家庄,后更名为“利民烟厂”。


与此同时,1948年6月,石家庄市政府为了解决地方财政不足,由石家庄市政府财政局筹办卷烟厂,名为“风行烟厂”。


1952年3月,根据国家政务院决定,新中国烟厂与隶属于华北军区军直生产管理委员会的利民烟厂、隶属于石家庄市企业公司的风行烟厂合并,1953年又组建为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地方国营工业管理局烟厂(石家庄卷烟厂前身)。


至此,3个烟厂的名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但是,他们在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中,在解放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的经济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石家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石家庄经济建设史上的中坚力量。


特别值得引以为荣的是,朱德总司令曾三次到新中国烟厂视察,并从厂区建设、卷烟生产等方面亲自给予支持和教诲,使全厂职工受到极大鼓舞,增强了改变工厂面貌的信心和力量。


新中国烟厂生产的“海燕”牌卷烟颇受人们喜爱。在视察烟厂时,朱总司令曾说:“你们生产的‘海燕’烟不错嘛,中央开会都用你们厂的‘海燕’烟,毛主席也爱吸‘海燕’烟,还用它招待客人。”


此外,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用烟也是新中国烟厂精制的“海燕”烟,后来还为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了卷烟和烟丝。这都是见证石家庄卷烟厂厂史中光荣的一页。


蚌埠卷烟厂:烽火连天 实业报国


20世纪40年代初,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苦的阶段,新四军根据地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保证部队供给,新四军各部队后勤单位都创办过小型烟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根据地需要,这其中又以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的前身东海烟厂最为知名。


1942年秋天,在苏北的一次反围剿战役中,新四军三师于金彪、高明显、宋长和、姚士安、贺才生、张玉清、赵云才、朱广山等8名干部战士光荣负伤,留在益林镇养伤。


老红军于金彪营长与其他伤病员商议,利用养伤期间办个手工小卷烟作坊,既可以减轻群众的负担,又可以增加部队的供给。经过组织批准,他们开办了一个手工卷烟作坊,用木制手推卷制卷烟,自产自销、自给自足。


1943年,日寇对根据地实行全面封锁,新四军三师给养困难,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要求新四军一边坚持抗战,一边积极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手工卷烟作坊也开始招工扩大生产规模。


此后,随着抗战形势好转,师部决定继续扩大卷烟生产规模,由盐阜军区财经委员会拨款作为扩厂资金。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除供应部队外,开始畅销苏北各地。1944年5月经上级批准,这个小烟厂正式定名为“东海烟厂”。


由于品质过硬、深受欢迎,东海烟厂生产的卷烟不但满足了部队需要,也支撑了苏北根据地的卷烟需求,而且还畅销敌占区,用卷烟换取了部队所急需的物资,更为新四军第三师积累了大量军费,有力支撑了第三师的战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海烟厂满足了部队供给,以特别的形式为支持部队发展、打退敌人经济侵略立下了功劳,为增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3月,东海烟厂奉命从苏北迁入蚌埠后,产品信誉和市场竞争力在蚌埠居领先地位。随着全市卷烟行业公私合营,1964年东海烟厂更名为国营蚌埠卷烟厂,其生产的“黄山”牌卷烟广受欢迎。


1958年10月,刘少奇到东海烟厂视察工作,在品吸“黄山”牌卷烟后,他建议“黄山”烟作为中南海特供烟,后多次在重要会议和外宾接待中使用。


青州卷烟厂:“飞马”抗日 劳苦功高


1942年,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战士们常常因为没有烟抽,用树叶、麻叶来代替卷烟,当时兼任淮南军区司令员、新四军二师师长的张云逸开会时看到一些战士从地上捡烟蒂吸,很受触动。


他与新四军二师供给部部长胡弼亮商量:“能否办个烟厂,以解决部队官兵吸烟问题?”供给部经调研后,提出入股当地“淮南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一来解决部队资金短缺问题,二来扶持一下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


淮南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改名为新群烟草公司,并于1943年3月投入正式生产,主要生产当时名噪一时的“飞马”牌卷烟。新群烟草公司是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家股份合作制公司,是山东中烟青州卷烟厂的前身。


鉴于当时战争形势,随军烟厂不仅生产销售卷烟,还兼有通过商行渠道进入敌占区并换取药品等军需物资,并以卷烟购销为职业掩护、收集敌伪情报的特殊任务。


“飞马”烟当时的产量有限,每天工厂外边都停着马车,排队等待装箱运货。但由于敌占区封锁严密,根据地的产品难以出关。新群公司人员想了个“偷梁换柱”的办法:从上海精印了大批“大英”牌卷烟空盒,然后装上“飞马”烟运出去。


由此,“飞马”烟走出了根据地,开始在敌占区热销。那时,在上海、南京街头,经常能见到烟商们神秘地告诉顾客:“这是‘四爷’货真价实的‘飞马’啊!”“四爷”指的正是新四军。新四军以此筹集了大量资金换取药品、钢材等急需物品。


1943年秋,陈毅奉命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给中央领导带去几条“飞马”牌卷烟。毛泽东一边抽着“飞马”烟,一边兴奋地说:“‘飞马’为抗日战争服务,为根据地建设服务,可谓劳苦功高!”


1948年5月,新四军二师的新群烟草公司、山东军区的利华烟草公司、新四军一师的新达烟草公司等多家随军烟厂集结青州,合并组建为“利华烟草公司”,并移交地方政府,此即为青州卷烟厂的雏形。


时光荏苒,战争的硝烟早已逝去,今天,那些传承红色基因、作出特殊贡献的随军烟厂,业已成长为中国烟草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续写着新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平台旨在分享信息,让您了解更多信息,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立即处理。


来源:luyankepu 鲁烟科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g0MDMyNQ==&mid=2247505960&idx=3&sn=1cf09b51179f9ffa2b7cfbe763b4103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