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5-27

简介:

张金良 (6).jpg

张金良,男,博士生导师,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多沙河流水利工程设计与调控领域学术带头人,是黄河古贤、泾河东庄等多个重大水利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任国家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任,亚洲银行黄河流域管理支撑计划专家组组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兼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张金良坚守黄河保护和治理一线36年,以协调水沙关系为突破点,创立了多沙河流水利工程“蓄清调浑”设计与调控理论技术体系,开展了三方面治黄实践。一是黄河水沙联合调度实践,作为技术方案和调度负责人,首创了人工塑造异重流技术和调水调沙三种基本模式,开展了黄河调水调沙原型试验并转入生产运行,实现黄河下游786km河道河底全线下降2.5m,主槽过流能力由1800m³/s增加至5000m³/s。创建滩槽同步塑造技术,消除了小浪底库区支流拦门沙坎,延长水库拦沙年限20年;创建拦沙库容多元化利用技术,将小浪底拦沙库容用于下游中常洪水防洪,使黄河下游滩区190万群众、1159万亩次耕地免遭洪灾损失;创建汛期浑水发电运用技术,实现了三门峡电站汛期发电,2000年以来增发电量68.3 亿kW·h,机组磨蚀降低35%~60%;成果支撑了黄河19年调水调沙运行实践,扭转了黄河下游持续淤积抬升的险恶局面。二是重大工程设计实践,作为黄河古贤、泾河东庄等重大水利工程设计总工程师,建立多沙河流水库淤积形态与库容分布耦合设计技术,避免了库容设置不足和移民水位偏低的风险;创建了超高含沙河流水库正常+非常双泥沙侵蚀基准面设计技术,实现了水库死库容不“死”并永续利用;创建了特高含沙河流水库水沙分置技术,破解了水库有效库容保持和供水调节之间难以协调的技术瓶颈;“蓄清调浑”理论技术引领了多沙河流工程泥沙设计技术进步,填补了超高、特高含沙河流工程泥沙设计技术空白,促成东庄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推动了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进程。三是下游宽滩河段治理实践,作为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建设等项目设计总工程师,提出黄河下游“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三滩分区治理”新策略,构建高滩建镇安居、二滩生态集成、嫩滩生境成廊的滩区空间治理新格局,彻底消除“二级悬河”不利河道形态对黄河安澜构成的重大威胁,筑牢黄淮海平原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围绕黄河增水、减沙开展持续攻关,主持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为重大国家战略提供技术支撑;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线路下移方案,推动西线工程新一轮前期工作和国家水网建设进程;研发高标准新工艺免管护淤地坝成套技术,破解了淤地坝溃决风险高、管护压力大、拦沙不充分等难题;主持研发首台套超高压水力耦合破岩TBM装备投入运用,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科技日报》以“多沙河流水利枢纽工程泥沙设计关键技术为黄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题,《科学中国人》以“科技创新助大河安澜,他们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题,对张金良带领的团队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也进行了多次采访报道。

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18部,授权专利9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省部级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获大坝杰出工程师、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出彩河南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来源:河南省科协

技术 设计 河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