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臧双全教授课题组在纳米材料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接连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9-08

20210908123010_26967c.jpg

日前,郑州大学化学学院臧双全教授课题组在肿瘤诊疗领域取得接连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Edge confin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with effici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photothermic conversion”和“Enantiomericalkynyl-protected Au10 clusters with chirality-dependentradiotherapy enhancing effects”为题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Nano Today上。2018级博士生李冰洁和2016级博士生贾桐桐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臧双全教授与彭鹏博士、以及陈小元教授和赵雪利博士分别为两篇文章的通讯作者,第一通讯单位均为郑州大学。

研究成果一通过对COF的边缘进行羟基化改性,得到了一种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纳米级尺寸的COFs材料,极大地促进了产物的有效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渗透性。制备所得的CPF-Cu材料具有高效的荧光量子产率(10.3%),并且在近红外光下表现出了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39.3%)。CPF-Cu不仅能够实现超快细胞染色,同时在光热法治疗肿瘤上也表现出了优异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癌细胞生长。该工作通过边缘功能化改性途径,实现了二维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光热抗肿瘤治疗特性结合,为二维材料的生物领域应用提供了有效案例和新思路(DOI: 10.1016/j.nantod.2021.101101)。

研究成果二以一对手性炔为配体制备出L/D-Au10团簇,研究了手性在放疗增敏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Au10作为放射增敏剂对HeLa细胞表现出优于L-Au10的放射增敏效果,主要归因于D-Au10具有相对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在生物体系中表现出更好的单分散性,D-Au10的放射增敏能力高于L-Au10。活体肿瘤治疗实验表明D-Au10和X-射线照射联合治疗组的小鼠肿瘤体积与单纯X-射线照射组相比减少48%。具有手性差异的放射增敏剂L/D-Au10的制备不仅丰富了金团簇放射增敏剂的种类,而且进一步证实了手性在生物医学中的重要意义(DOI:10.1016/j.nantod.2021.101222)。

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的资助。

来源:CBG资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Q0NjUwMg==&mid=2247536583&idx=4&sn=a6077caee726a445343ace6eeef7779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材料 肿瘤 Au10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