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求实鼎新担使命科技报国守初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4-19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中的校徽雕塑    图片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孟婍 邢华超

依钢而生,因钢而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冶金专门技术人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1952年 4月,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这也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2022年4月22日,北京科技大学将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世界上第一台弧形连铸机在这里诞生问世、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壳体材料在这里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在这里诞生、高炉喷煤技术在这里走向全球。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丰碑上讲述着曾经的故事,“两弹一星”的功劳簿上谱写着爱国奉献的篇章。

北京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21年,共申请专利10875项,授权专利7002项;有2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82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了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和强韧化研究”“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等科研成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科学贡献。

近年来, “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形制造技术及应用”等大批诞生在北科大的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校70周年来,北科大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瞄准“卡脖子”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承建大平台、产出大成果、培养大人才。学校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创新技术,在材料技术前沿研究、冶金工程重大装备和矿山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多项核心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钢铁强国”“科技报国”中体现了北科大的担当。

求实鼎新 钢魂筑梦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科技大学以“钢铁”为起点,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前有“世界屋脊”架“天路”,驰骋深蓝驭“蛟龙”,后有牵手“嫦娥”赴月宫,“天问”逐火,助力绿色冬奥谱新篇。如今的北京科技大学仍以腾越向上的姿态,肩负起科技强国的使命,一大批熠熠生辉的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功劳簿上,留下了如钢花般绚烂的烙印。

“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指挥部与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向这一新的难题发起攻击。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这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的一段生动描写,里面提到的高原制氧站,就是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应书作为技术带头人,成功研制和开发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供氧系统”。这一项目填补了世界上高海拔制氧技术的空白。其成果也被迅速推广至青藏铁路建设全线,创造了5年15万人次建设大军高原病零死亡的世界奇迹。该项目也由此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吕昭平团队是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支优秀科研队伍。近年来,在吕昭平的引领和指导下,团队在高性能钢铁材料、高熵合金、非晶合金、多孔材料、材料计算模拟等领域内均取得丰硕研究成果。

2017年4月10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该团队关于一种新型高密度纳米强化的超高强韧马氏体时效钢的研究成果。这一突破性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巩固并彰显了北京科技大学在国际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于2018年2月27日在京发布,吕昭平团队研发的基于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成功入选。

2019年1月1日,世界金属导报社公布了“2018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要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朱荣主持的“二氧化碳在炼钢的资源化应用技术”入选。该团队围绕炼钢过程烟尘产生量大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这两大技术难题,巧妙地利用二氧化碳的反应吸热效应实现炼钢降尘,首次提出了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应用于炼钢的方法;十余年来,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系统揭示二氧化碳用于炼钢的物理化学本质,建立健全了二氧化碳炼钢理论体系,发现喷吹二氧化碳不仅可抑制烟尘产生,且与各元素反应均生成一氧化碳,能够强化熔池搅拌,降低钢液磷、氮、氧含量。

该成果在节能减排及洁净化冶炼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及绿色发展战略,是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标志性创新成果,彰显了中国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代表了炼钢的国际领先水平。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刚获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W. R. Whitney奖。他永远揣着一颗“腐蚀心”,这些年,在我国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国防安全、高速铁路、石油化工等领域,都能看到团队开发的耐蚀钢系列产品的身影。

当我国为成功申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举国欢庆时,李晓刚接到了新任务。“冬奥会的赛道会使用盐类融雪剂,面临严重腐蚀问题,赛道还要耐磨,不允许出丝毫偏差。”李晓刚认为,赛道新钢种的研发甚至比海洋耐腐蚀性材料研发还要艰巨。

为了研发本次冬奥会所采用的高性能免涂装耐候钢,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与首钢、南钢、鞍钢等国内一批钢铁企业联合攻关,提出了高纯净细晶化加特殊微合金化的理论,成倍提升了结构钢的耐蚀性,不仅产生了很多高品质耐蚀新品种,而且为“免涂装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际钢铁界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认为是我国近年来对结构钢发展作出的新贡献,联合研发的免涂装耐候钢在冬奥会的主场馆和配套设施中获得了大面积应用。

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火星成功着陆,遥远的红色星球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印迹,标志着我国星际探测迈出重要一步。由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韩静涛带领团队研制的“弹性伸杆型航天器展开系统”装载于“天问一号”,助力探测器完成各项探测任务,参与书写中国航天的辉煌篇章。

这并非韩静涛第一次攻坚航天领域课题。从近地太阳同步轨道的“张衡一号”电磁监测卫星,到探秘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再到正在火星执行任务的“天问一号”,由他主持研发的弹性伸杆型航天器展开系统目前已有300余套装载于100余颗中外各型航天器上,在太空或深空服役,展开成功率达到100%。

坚守初心 科技报国

作为一所具有突出行业特色的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始终坚持“面向行业、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优势,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制,提升决策咨询能力,拓展继续教育品牌,主动服务首都发展、京津冀地区建设和冶金行业发展,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层次和水平。

近年来,该校先后与中国五矿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基础科学研究短板;成立大兴研究院,聚焦干细胞领域发展前沿;与国家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科技史学科与文博事业积极发展;定期召开北科大—钢合组织“钢铁冶金新技术发展论坛”,实现高校科研成果和钢铁企业技术需求的有效对接;成立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探讨未来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向未来,北京科技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 抓实抓好立德树人、科教兴邦具体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求卓越、勇于争先,努力打造新时代行业特色型一流大学建设样板,争取早日建成世界冶金、材料教育科研中心和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北科大新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师生正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走向崭新的明天。

《中国科学报》 (2022-04-19 第3版大学观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4/369068.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技术 世界 团队 北京科技大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