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粪口传播?专家提醒关注厕所消毒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02

来源:今日科协

20200203060224_0e098c.jpg

据深圳卫健委官方微博,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粪便中很有可能存在活病毒,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防控?人民网记者为此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院传染病科主任医师、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控分会副主委肖永红。



“可能通过粪口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粪便中如果存在活病毒,说明了什么?


肖永红:存在病毒活体的话,就可能通过粪口传播。


什么是“粪口传播”?


肖永红:所谓粪口传播是指,病人的粪便中存在病原体,排出体外后造成环境、水源或者食物污染,人们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后可能感染。这实际上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之一。另外,接触传播也可能是粪口传播的一种形式:人们接触到被粪便中的病毒颗粒污染的物件,再通过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疾病。


假如新型冠状病毒确实存在粪口传播,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肖永红:和呼吸道传播相比,粪口传播的能力可能要弱一些,预防方式更为简单。简单来说,勤洗手,进食、喝水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就能够达到较好的预防传播效果。比较令人担心的是这样一种情况:病人的排泄物在马桶冲刷过程中形成细小的微粒,产生水雾后可能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途径,所以也要对马桶、厕所进行一些消毒措施,例如使用含氯清洁剂。


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居家隔离时除了要戴好口罩、避免和其他成员接触外,最好单独使用厕所,不和家人共用厕所。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消毒,减少污染。冲刷马桶时最好盖上盖子,这样能减少水雾的产生。



“加强下水道密闭性”



病毒携带者使用厕所后,有可能通过下水道或者其他途径造成社区大规模感染吗?


肖永红: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病毒携带者,尤其是肠胃道存在病毒的,可能会通过下水道污染整个下水道系统。


要怎样预防这种情况出现?


肖永红:对于下水道密闭性不是特别严格的小区而言,有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比如,发现下水道有反水、漏水的情况,应当加强马桶或便器的密封性。对于一些使用旱厕的农村地区,则需要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


农村的旱厕应该如何消毒?


肖永红:一般来说,这种病毒在农村的粪池里存活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消毒液、漂白粉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消毒效果。如果遇到一个村里有感染的或者疑似病例,可以用漂白粉对化粪池或者厕所进行消毒处理,还是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在粪便或粪池中存留的时间大概有多长?


肖永红:现在没有具体研究,从既往的一些病毒情况来看,这种RNA病毒存活的时间不是很长,一般是1至3天左右。



“需要更加关注厕所的消毒”



这个研究发现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哪些警示?


肖永红:实际上此前国家出的防控指南中已经写到了,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要严格的处理,按照医院感染的方式来进行消毒处理。但是还需要强调一点,病人用的厕所原来可能不一定消毒十分严格,那么现在需要更加关注厕所的消毒,要重视对包括病人、疑似者、居家隔离者的排泄物处理,单用马桶,对这些人使用过的马桶和接触的物品表面进行严格消毒。


此外,相关污水处理环节需要严格执行国家无害化处理的规范,在合规的下水道处理方式下,应该是能保证杀灭病毒的。


在临床方面,有一种可能:最先接触到病人的不一定是呼吸科医生,还可能是消化科医生。病人最初的症状可能只是腹泻,所以消化科医生要警惕,注意留心这类病人。


对于居家的普通人您还想强调哪些注意事项?


肖永红:我们普通人还是要谨记,出门要戴口罩,无论出门或回家,第一件事一定要洗手,在准备食物或吃食物之前,也一定要洗手,把手彻底洗干净,尽量不食用生凉食物。


来源:人民网

20200203060225_11a2db.jpg

来源:gh_7baf8471087f 今日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I0MjQzNg==&mid=2653108015&idx=1&sn=0bbe632f230c1f594bda96e57d326c52&chksm=8d14bc44ba63355297f5ee03760a4602053f9a69430060e8fcb12ddc0962762007b6ebf4c034&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科协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