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新冠肺炎逝者病理报告发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20

u=3940390667,1987095800&fm=11&gp=0.jpg


2月17日,中科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302医院)教授王福生领衔的团队,在《柳叶刀—呼吸医学》上发表了首份新冠肺炎逝者病理报告。该项病理分析通过对一位新冠肺炎逝者进行微创病理检查获得,而非完整尸检。

王福生团队在论文中表示,总体来说,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有一定致命性,病死率为2%。严重时,可导致大量肺泡损伤和进行性呼吸衰竭。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组通过在患者死后穿刺获取组织样本,分析了一名死于新冠病毒严重感染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病理特征。

论文作者强调,该研究符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和赫尔辛基宣言,将有助于了解新冠肺炎发病机制,并改进这种疾病的临床治疗策略。

据悉,活检样本取自患者的肺、肝和心脏组织。组织学检查显示,患者双侧肺泡损伤伴细胞性纤维黏液样渗出物。右肺可见明显肺细胞脱落和透明膜形成,显示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左肺组织表现为肺水肿伴透明膜形成,显示患有早期ARDS。

双肺可见间质单核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肺泡腔内可见多核合胞体细胞,胞核大,双亲性颗粒细胞质,核仁明显,呈病毒性细胞病变样改变。未发现明显的核内或胞浆内病毒包涵体。

此外,该新冠肺炎患者的肝样本显示中度微血管脂肪变性和轻度肝小叶和门静脉活动,表明损伤可能由新冠病毒感染或药物性肝损伤引起。间质内有少量单核炎性细胞浸润,但心脏组织无其他实质性损伤。

研究人员提出,X线片显示患者肺炎进展迅速,左肺和右肺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此外,患者肝组织显示中度微血管脂肪变性和轻度小叶活动,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新冠病毒感染或药物性肝损伤是病因。心脏组织未见明显组织学改变,提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不会直接损害心脏。

虽然不推荐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新冠肺炎,但研究组根据对肺水肿和肺透明膜形成的病理诊断,认为重症患者应考虑及时、适当地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呼吸机支持,以防止ARDS的发生。

同时,淋巴细胞减少是新冠肺炎患者常见特征,这很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有关。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2/353431.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细胞 患者 病理 新冠肺炎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