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惊蛰 拥抱春天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3-08

来源:辽宁老科协

写在惊蛰  拥抱春天

(作者:赵奎礼 沈阳市老科协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会长)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有点特别。它和元宵节、清明节都隔开个把月,显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况且又是春寒料峭时节,看不到一点儿花红柳绿。但是,“惊蛰”却是一年中代表生命复苏的节点——惊蛰之前,动物冬眠,人也蛰居;惊蛰之后,方物萌发,生机再现,整个大自然就是一个字——“甦”,这很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动静转化、生生不息”的天道规则。到了“惊蛰”,观山川,花萌枝头;望天空,雁鹤北飞;看田间,人机畜齐上阵;察车间,机器轰呜加速旋转。

     今年的惊蛰,“惊”得不早,但是“惊”得带劲儿,“惊”得出彩儿,“惊”出一个龙腾虎跃,“惊”出一个气象万千。“惊”的时机是疫情稳定向好,“惊”的动力是抢时间、补损失、统筹协调、如期奔小康,“惊”的场面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值此惊蛰,老科技工作者“惊”而振作、“惊”而奋起。人们开始由“宅居家中”转向“值守家门”,志愿者的旗帜在社区、小区和街巷飘扬;诗人、画家、摄影家开始野外采风、写生、取景;农业科技专家正走向田间,实现科技服务于民。“种肥药膜具,离了科技白费力”,这是农业老专家走向田间的缘由。

     惊蛰已到,万物复苏。“惊”而振奋的老科技工作者,纷纷离开蜗居一个半月的宅子,带着老科协的使命和职责,走到户外,走向三个战场:

     到社区去,到防控第一线去。从社区到小区,从小区到楼道,向外筑起防控铁壁,向内服务社区百姓。这些天来,梁迎春大姐带领她的志愿者团队,就在这条防线上辛勤值守、精准服务。董皓老师和他的志愿者同伴,还有一群红领巾们,也在这条防线上留下串串足迹。

     到田间去,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去。法库县的老科技工作者结合包村防控疫情,又承担起包村科技服务的职责,他们对党中央提出的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仅抓实抓细,更是抓落地了。昨天在群里看到一则消息:苏家屯老科协正组织果树专家,踏入果园,指导果农剪枝、拉枝……。

     到车间去,到复工生产的第一线去。4天前,黎明公司老科协陈凡奇会长带领老科协班子一行人,到公司下属企业考察调研,谋划助企发展的思路举措。今天,皇姑区老科协副会长李英哲老师离家远行,到江苏淮安一家企业参与指导一项重大的飞行试验。当李英哲老师读到这篇文章时,他正在飞往江苏的航班上。

    到社区去,到田间去,到车间去。这是春天的呼唤,是老科协使命的催促,也是老科技工作者对春天的回报。

惊蛰,我们来了!当“口罩社会”过去之后,我们将会迎来大地清明,迎来春暖花开,迎来果枝累累,迎来一个生机盎然的小康社会!


来源:lnlkx1984 辽宁老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OTMxNDI4Ng==&mid=2247485443&idx=2&sn=1fc318f1791bbca495afe4a245d03384&chksm=fbb08382ccc70a94606bad195e369062c73b904a7c918f926ae04837652f0e16e70ef5926c6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惊蛰 拥抱春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