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组织
  •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

    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透平与锅炉学会,由庄前鼎、陈大燮、王新民、吴恕三等发起,首届理事长为陈大燮。1979年更名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动力工程学会”。1988年12月,经原国家科委批准成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1992年8月,加入中国科协。学会会址设在上海市,历届理事长为:陈大燮、王新民、陆燕荪、翁史烈、陈康民、蒋以任、黄迪南,目前为第十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航海学会

    中国航海学会,英文名称:CHINA INSTITUTE OF NAVIGATION,缩写:CIN。本团体是由从事航海工作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联系航海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航海科技事业,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重要社会力量。本团体宗旨是:弘扬航海文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团结和组织航海科技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对学会的领导,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的新要求,以打造航海学术交流品牌、构建国际航海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提高服务航海事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为主要着力点,夯实学会 “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为加快确立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积极作用。

    未关注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以下简称造船学会)成立于1943年,是依法登记的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学术团体之一。   造船学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咨询服务、继续教育、编辑出版和国际民间交流活动,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提高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科技水平,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   造船学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理事是按照会员的专业和地区分布,经推荐,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任期4年。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休会期间,负责行使理事会职责。常务理事会聘任若干名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处理日常工作。   造船学会的办事机构是秘书处;分支机构有学术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以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船舶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管理科学学术委员会、水中兵器学术委员会、水面兵器学术委员会、军船学术委员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和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在上海、扬州设有两个学术活动中心。   学会主要出版物有:《中国造船》、《船舶工程》和《舰船知识》以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选集》年刊(英文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同时,还编辑出版了《船舶工程词典》、《英汉船舶与近海工程词典》,以及日汉、德汉、法汉、俄汉船舶科技词典和大量学术论文集、手册、丛书、科普读物等图书。   在中国18个省(区)、市,建立有地方造船工程学会组织。造船学会与它们是业务指导关系。地方造船学会除独立组织活动外,同时也可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参加造船学会举办的各项活动。   造船学会的会员分个人会员、团体会员与名誉会员。个人会员包括学生会员、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和外籍会员。会员主要来自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船级社和有关高等院校等单位以及交通部、海军、农业部等系统。外籍会员主要是对中国友好,有参加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意愿的外籍人士;名誉会员主要授予在船舶技术上有突出学术成就以及对学会有过重大贡献的国内外知名人士。造船学会现有个人会员近三万名,其中有十七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团体会员单位近八百个。近期将发展学生会员和高级会员。   造船学会参加的国际学术组织有:国际海事学会联合会(AMLS)、计算机在造船中应用国际会议组织(ICCAS)、国际轮机系统工程组织(ICMES)、国际近海工程与极区工程会议(OMAE)和国际船模试验水池会议(ITTC)、国际船舶结构会议(ISSC)、国际船舶实用设计大会(PRADS)。还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瑞典、俄罗斯、乌克兰、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的造船、轮机学会建立了联系。两年一次在上海举行的" 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交流与展览会" 是由造船学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上海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从198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11届,成为国际海事界四大知名会展之一,增进了中国海事界与国际海事界的交流与合作。   造船学会每年开展各类活动几十项,主要有学术交流、科普、专题讲座、技术咨询、课题研究、编辑出版、会展等,有众多会员参加。造船学会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成为中国海事界享有声誉的中介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关注
  • 中国内燃机学会

    中国内燃机学会是中国科协于1981年3月批准成立的。它是全国内燃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的学术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其宗旨是;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和组织我国内燃机科技工作者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我国内燃机技术水平,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1982年4月加入国际内燃机学会(CIMAC),成为国际内燃机学会的会员国。国际内燃机学会每隔3年组织召开一届国际内燃机会议,目前已举办至26届。经国务院批准,我会于2013年5月在上海承办"第27届国际内燃机会议"。我会曾于1989年6月在天津承办了"第18届国际内燃机会议";并于1999年在上海举办了"西玛克日"、"国际内燃机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内燃机展览会"。从2004年开始,我会决定每隔3年同时在上海举办一次学术年会、国际内燃机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内燃机展览会(简称 "二会一展");除此之外,每年10月在国内不同的城市,由专业分会和地方省、市内燃机学会联合举办一次联合学术年会.按此规范,我会分别于2004年10月、2007年10月在上海举办了"二会一展"(CSE);连续6年每年10月分别在武汉、天津、哈尔滨、南宁等市举办了联合学术年会。 为激励广大内燃机科技工作者,为促进内燃机行业技术进步贡献力量,我会决定在内燃机界每年评选表彰一次"突出贡献奖"和"史绍熙人才奖";每届理事会任期内评选、表彰一次"杰出成就奖";另外在每次年会和联合学术年会上都评选、表彰、奖励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中国内燃机学会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横向联系非常广泛的群众性科技团体,其横向联系的有关行业达14个。目前拥有会员15000余名,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有18个省、市成立了内燃机学会。中国内燃机学会下设15个分会(含编辑委员会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分别是:大功率柴油机分会、中小功率柴油机分会、汽油机煤气机分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测试技术分会、基础件分会、新材料与表面技术分会、特种发动机分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航空内燃机分会、后处理技术分会、设计与智能制造分会、编辑委员会、燃料电池发动机分会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各分会和编委会每年按计划都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总会和各分会每隔5年进行一次换届。

    未关注
晴川历历树

加好友

个人资料

真实姓名
晴川历历树
性别
行业/方向
我的身份
其他
就职单位
职位
个人签名

更多话题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