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组织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UrbanPlanningSocietyofChina,简称UPSC)是城市规划领域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和职业组织,中国科协优秀科技社团、世界一流学会、全国综合改革治理一档学会,民政部4A级社会组织。其业务范围包括:就城市规划问题开展国际、国内学术活动,推广先进技术,参与论证、咨询与决策,编辑出版学术刊物、专著、科普读物和其他出版物,开展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代表我国加入有关国际组织,并参与组织国际合作事务,维护城市规划工作者合法权益,表彰奖励先进。学会成立六十二年来,始终围绕城市规划学科建设和发展这一中心主题,开展了大量工作,在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繁荣、提升学科影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如今,学会已经成为引领城市规划学科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平台,在服务行业创新发展、支撑政府科学决策、促进学科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会下设组织、青年、学术、编辑出版和标准化五个工作委员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小城镇规划、国外城市规划、工程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生态规划、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城市影像、城市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实施、山地城乡规划、乡村规划与建设、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城市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二十一个专业学术委员会。学会办事机构为秘书处,下设联络部、编辑部和咨询部。学会是世界五大国家规划组织之一,是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规划师联盟的发起者之一,是联合国人居署认证的合作机构、世界银行注册的咨询机构。学会是我国在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的官方代表,与主要国家的规划组织签署了双边合作备忘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学会的会刊是《城市规划》和《ChinaCityPlanningReview》,并出版《凤凰品城市》《人类居住》《城市交通》和《小城镇建设》等刊物。学会每年组织大量学术研讨和交流,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咨询,出版各种学术书刊,从事各类公益性活动,为注册规划师提供继续教育培训。一年一度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是我国规划行业影响力最大、参与性最强、学术水平最高的会议,每年在不同的城市举行。学会及所属二级组织每年还举办几十个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研讨会、交流会、工作营、论文竞赛、设计竞赛等学术活动。学会曾经在城镇化、规划立法、规划管理体制、住宅建设、城市机动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技术标准、规划决策民主化、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安全防灾、城市设计、山地城镇、城市治理、工业遗产保护等诸多领域为政府决策提出重要政策建议。

    未关注
  • 中国地震学会

    主要发起者为国家地震局及北京有关单位。1979年6月,经中国科协批准筹备,同年7月16日召开首次筹委会,推选顾功叙为主任。1979年11月2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成立,并召开了首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大会,顾功叙当选为第一届理事长。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顾功叙、陈运泰、丁国瑜、陈颙、张国民、张培震,目前为第九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于1922年1月27日在北京成立。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及在华工作的外籍知名学者章鸿钊、翁文灏、王烈、丁文江、李四光、葛利普(a.w.grabau,美国)、王竹泉、王绍文、王宠佑、仝步瀛、朱庭祜、朱焕文、李捷、李学清、周赞衡、孙云铸、谭锡畴等26位学者为发起人。首届会长章鸿钊担任、秘书长为谢家荣。中国地质学会的前身为1909年在天津创立的中国地学会。会址1922年至1935年在北京,1936年至1937年迁至南京,1937年至1945年先后迁至长沙、重庆,1945年迁回南京,1949年后一直设在北京。从1922年成立到1949年,产生了25届理事会。1951年3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核准登记。1949年至1966年共产生了6届理事会,李四光连任理事长。1966年至1978年学会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活动。学会学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朱家骅、谢家荣、叶良辅、杨钟健、黄汲清、尹赞勋、孙云铸、李春昱、俞建章、程裕淇、朱训、张宏仁、宋瑞祥、田凤山、孙文盛、徐绍史、钟自然,目前为第三十九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土地学会

    1979年11月下旬由华中农学院牵头与西北和南京农学院共同发起召开全国土地问题研讨会,原农业部土地利用局副局长、时任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张心一老先生,呼吁成立土地管理机构,为组建土地学会做了舆论准备。1979年林增杰、严星到中国人民大学力推土地教学的重建和发展。80年初,韩桐魁、陆红生在华中农学院率先筹划土地专业恢复招生工作,为土地专业教学奠定基础。1980年11月,由赵修、何康、张心一、崔济民、何永棋、马可伟等发起。在北京成立中国土地学会,大会选举时任农业部副部长赵修为中国土地学会首届理事长,会议代表约112名,当时为中国农学会的二级学会。首届理事会成员包括:赵修、张心一、马克伟、王家樑、马清河、尤文郁、李妍珠、陈传康、陈瓦黎、杜存恭、赵世学、张月容、张巧玲、张妙玲、张再科、郭焕城、柳培良、韩桐魁、何永祺、王万茂、叶公强、边信玲、许牧、许燮谟、赵明仁、郑振源、林增杰、徐承强、徐东瑚、党世俊、高尚德等人。198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升级为国家一级学会。1989年成为中国科协团体会员。1991年7月取得民政部颁发的“社团登记证”,依法取得了独立社团法人资格。学会会址设在北京,首届理事长为赵修,历届理事长为:赵修、边疆、王先进、邹玉川、王世元,目前为第七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TheGeographicalSocietyofChina,缩写:GSC)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自愿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地理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她的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创始人张相文。1934年竺可桢等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为中国地理学会。1953年在北京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竺可桢任理事长。当时全国会员有500多人。合并后中国地理学会发展迅速,50年代各省区陆续成立地理学会或分会,60年代以来各专门委员会也陆续成立。1956年8月、1963年11月选举产生第二、第三届理事会,竺可桢连任理事长。1979年12月、1985年5月选举产生第四、第五届理事会,黄秉维连任理事长。1991年6月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吴传钧、陈述彭、施雅风、张兰生任理事长。1995年12月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吴传钧任理事长。1999年11月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陆大道任理事长。2004年5月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陆大道任理事长。2010年5月产选举产生第十届理事会,刘燕华任理事长。2014年12月选举产生第十一届理事会,傅伯杰任理事长。2018年12月选举产生第十二届理事会,陈发虎任理事长。目前,中国地理学会拥有全国会员2万人;学会下设25个专业委员会、10个分会、9个工作委员会,联系地方学会31个(未含台、港、澳);主办与联合主办有18种学术和科普刊物。加入的国际科技组织有: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国际冻土协会(IPA)和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另外,还与美国(AAG)、英国(RGS)、俄罗斯(RGO)、日本(AJG)、法国(GS)、韩国(KGS)、印度(NGAI)、哈萨克斯坦(QAZAQ)和加拿大(CAG)等国家相关学术组织建立了互访进行学术交流的联系。

    未关注
  • Nature自然科研

    未关注
万方平

成都理工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加好友

个人资料

真实姓名
万方平
性别
保密
行业/方向
我的身份
学生
就职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职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个人签名

更多话题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