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组织
  • 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由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人共同发起,于1924年10月10日在青岛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会之一,以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学会自成立以来在推动气象学术交流、创办气象核心期刊、培养气象人才、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民族气象事业的发展和现代气象科学的建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中国气象学会是在民政部注册的4A级学术性社会组织,业务上接受中国科协指导,挂靠中国气象局。

    未关注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由陈宗器、顾功叙、王之卓、翁文波四位科学家自1947年2月发起,同年8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后迁至北京。首届理事会成员:王之卓、李善邦、顾功叙、翁文波、陈宗器、方俊、王子昌、傅承义、赵仁寿,陈宗器为理事长。1948年召开首届年会,改选赵九章为理事长。1957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赵九章为理事长。1987年学会改革了单一挂靠体制,实行“多单位支持”,目前主要支持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学会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陈宗器、赵九章、顾功叙、翁文波、刘光鼎、王水、陈颙,目前为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为陈晓非。

    未关注
  • 中国地震学会

    主要发起者为国家地震局及北京有关单位。1979年6月,经中国科协批准筹备,同年7月16日召开首次筹委会,推选顾功叙为主任。1979年11月2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成立,并召开了首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大会,顾功叙当选为第一届理事长。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顾功叙、陈运泰、丁国瑜、陈颙、张国民、张培震,目前为第九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1949年8月由上海秉农山、朱树屏、王以康等17人发起,在上海成立筹备会,并分别致函武汉、天津、青岛、厦门、香港、北京等各地,商量组织各地分会以使学会成为全国性专门学会。1950年1月15日上海总会、北京分会同时各在本地召开成立会,学会宣告成立,首届理事长为孙云铸。同年加入全国科联。随后青岛分会、厦门分会相继成立。1950年8月21日在北京清华园召开上海总会和各地分会代表会议,会议决定总会会址由上海迁往北京,推举孙云铸、张春霖、沈家瑞、张玺、伍献文、朱树屏、唐世凤等7人为总会常委,并以北京大学地质馆为会址。1951年3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核准登记。1955年7月总会会址迁往青岛。学会会址设在山东省青岛市,历届理事长为:孙云铸、张玺、曾呈奎、刘瑞玉、秦蕴珊、胡敦欣、相建海、孙松,目前为第十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1986年6月由叶笃正、陶诗言、杨戌、李文华、王云章、朱弘复、魏江春、章申、程鸿、常承法等45位科学家发起成立。1988年12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1990年3月14—17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并加入中国科协,选举阿沛·阿旺晋美为名誉理事长、刘东生为理事长。研究会原挂靠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会改挂靠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3年,研究会同时挂靠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并在青藏所设立办公室。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刘东生、孙鸿烈、郑度、姚檀栋,目前为第六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原名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由山西、湖南、陕西省遥感中心和江苏省遥感学会发起,于1992年8月26日在山西五台山成立。业务主管单位为航空航天部,1993年更改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6年6月,协会划归原国防科工委主管。2002年9月16日,民政部根据原国防科工委的报告,准予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重新登记。2002年12月28日,民政部批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更名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08年,业务主管部门更改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15年5月22日,加入中国科协。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吴美蓉、庄逢甘、毛德华、栾恩杰,目前为第五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海洋学会

    中国海洋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graphy,CSO),是全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和涉海单位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海洋科技工作者和涉海单位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中国海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海洋学会成立于1979年,挂靠单位是国家海洋局,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未关注
  •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TheGeographicalSocietyofChina,缩写:GSC)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自愿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地理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她的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创始人张相文。1934年竺可桢等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为中国地理学会。1953年在北京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竺可桢任理事长。当时全国会员有500多人。合并后中国地理学会发展迅速,50年代各省区陆续成立地理学会或分会,60年代以来各专门委员会也陆续成立。1956年8月、1963年11月选举产生第二、第三届理事会,竺可桢连任理事长。1979年12月、1985年5月选举产生第四、第五届理事会,黄秉维连任理事长。1991年6月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吴传钧、陈述彭、施雅风、张兰生任理事长。1995年12月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吴传钧任理事长。1999年11月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陆大道任理事长。2004年5月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陆大道任理事长。2010年5月产选举产生第十届理事会,刘燕华任理事长。2014年12月选举产生第十一届理事会,傅伯杰任理事长。2018年12月选举产生第十二届理事会,陈发虎任理事长。目前,中国地理学会拥有全国会员2万人;学会下设25个专业委员会、10个分会、9个工作委员会,联系地方学会31个(未含台、港、澳);主办与联合主办有18种学术和科普刊物。加入的国际科技组织有: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国际冻土协会(IPA)和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另外,还与美国(AAG)、英国(RGS)、俄罗斯(RGO)、日本(AJG)、法国(GS)、韩国(KGS)、印度(NGAI)、哈萨克斯坦(QAZAQ)和加拿大(CAG)等国家相关学术组织建立了互访进行学术交流的联系。

    未关注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1978年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是国内生态环境领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科技社团。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学会登记管理机关为民政部,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协,业务上受生态环境部指导。    学会坚持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在学术交流、科技评价、成果推广、科学传播、人才托举、教育与培训、决策咨询、会员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培育形成了年度科学技术年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青年科学家奖、两岸环保高层专家论坛、环境院所长论坛、中国环博会、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中国环境科学》杂志等一系列学术交流、科普传播和会员服务的知名品牌。同时,给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与科技部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生态环境部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教育部环境工程教育认证、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及团队等国家级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未关注
杨元建

加好友

个人资料

真实姓名
杨元建
性别
行业/方向
我的身份
其他
就职单位
职位
个人签名

更多话题 全部>